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省国资委政务公开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时代政务公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省属国资国企中心工作,持续抓好重点领域信息公开、重要政策发布解读、回应公众关心关切、完善公开平台建设、筑牢公开基础保障等工作,为服务保障省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持续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信息公开。持续抓好省属国资国企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省属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上勇挑大梁等方面的信息公开,确保应公开、尽公开,应上网、尽上网。
(二)紧扣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加强信息公开。围绕省属国资国企年度重点工作,持续抓好国资国企在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全面加快建设一流示范企业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三)紧扣科学决策阳光监管加强信息公开。持续抓好省国资委指导推进国有企业规划发展、财务监管、产权管理、领导人员和考核与薪酬、监督检查、社会责任等有关工作情况的信息公开,规范做好预决算管理、政府采购、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考以及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等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通过省国资委官网公开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彰显阳光国资、法治国资良好形象。
(四)紧扣“三个年”活动加强信息公开。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要求,通过政务公开,精准宣讲政策,畅通政企交流渠道,瞄准企业所思所盼,提升机关干部作风能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强化重要政策发布解读
(五)及时主动做好政策发布。通过省国资委官网、“陕西国资”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等渠道,第一时间发布国资监管政策文件及解读文章。持续做好省国资委规范性文件公开工作,通过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及时动态更新调整,便于企业和社会公众查阅。
(六)提升政策解读质量效果。发挥国资国企重大政策参与制定者和掌握相关政策、熟悉相关领域业务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作用,多角度解读政策背景、目标和要点,精准传达政策意图,提升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
(七)丰富政策解读方式手段。综合利用新闻发布会、撰写解读文章、参加在线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政策解读,主动答疑释惑,让企业和公众听得懂、信得过。
三、持续回应社会公众关心关切
(八)规范高效办理信息公开申请。加强信息公开申请分析研判,提高流转时效性权威性。对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及时与申请人沟通释明,一次性告知补正。按照省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答复示范文本》,规范答复内容,强化审核把关、跟进督办,将信息答复相关材料纳入合法合规性审查,确保内容严谨规范,按时答复申请人。
(九)及时准确回复政务咨询问题。立足省国资委官网“互动交流”栏目窗口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定位,提高回应及时性准确性,严把办理时间、质量、回复和落实“四个关口”,保证政务咨询渠道畅通、方便快捷。
四、持续完善政务公开平台建设
(十)强化网站政务公开平台建设。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省国资委官网“政务公开”“互动交流”栏目运维管理,严把政治关、法律关、保密关、文字关,提高网站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能力。推进平台智能化建设,提升文件检索功能易用性,确保网站兼容性好,方便浏览使用。
(十一)强化网站与新媒体协调联动。紧紧围绕职能定位,规范矩阵建设,加强省国资委官网“政务公开”“互动交流”等栏目与“陕西国资”公众号等模块间资源整合与协同联动,提升内容质量,推动构建集信息公开、政策解读、政务咨询、查询检索等功能为一体的政务公开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实用的指尖服务。
五、持续筑牢政务公开基础保障
(十二)落实公开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公开工作主体责任,按照职责分工,构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陕西省国资委主动公开基本目录》,明确责任主体、时限要求、公开方式,逐项推动落实。
(十四)完善信息公开审查机制。坚持“先审查、后公开”,严格执行保密、舆情、合法合规等公开前审查程序。加强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坚持源头把控、健全机制、规范程序、明确标准,坚决守住安全保密底线。
(十五)加强公开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公开政策要求和制度文件宣贯,提升信息公开联络员业务能力,锻造高素质公开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