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陕西省国资委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时间:2014-04-11 16:20
来源:办公室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陕西省信息公开规定》编制。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咨询受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以及2014年工作措施六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我委办公室联系(地址:西安市高新区光泰路1号 402 房间;邮编:710075;电话:029—87290270;传真:029—87292981)。

 

    一、 概述

 

    2013年,我委高度重视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紧密围绕全省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工作,充分利用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我委门户网站等,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国资监管制度和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国资监管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努力增强国资监管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监管水平的提高。

 

    一是落实责任,着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织体系建设。我委领导非常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立了我委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层层落实,保证了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规范执行,着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长效机制建设。严格按照2012年制定的《陕西省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陕西省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公开指南》、《陕西省国资委关于违反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工作规定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陕西省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工作社会评议暂行办法》、《陕西省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规范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流程,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流程进一步规范有序。按照“合法、全面、准确、及时”的要求公开政府信息,并对已公开的政府信息发生变化或失效时,及时给予更新。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国资委网站主动公开信息的能力明显提高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委在门户网站――陕西国资网上比较全面的公开了各类信息,积极主动做好信息公开各项工作,公开的条目数量和内容不断增加。截止2013年底,在“陕西国资网”发布各类信息共计2711条,比2012年的1554条多发布信息1157条。其中:国资要闻181条;企业动态类信息1242条;工作动态类信息88条;市区动态71条;通知公告类信息62条;国资研究类信息97条;他山之石专栏151条;媒体关注类信息244条等。同时,陕西国资网发布信息被国务院国资委网站采用219条,被省政府门户网站采用55条。

 

    2、国资委网站平台的服务功能大幅度提升

 

    2013年,结合我委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在门户网站先后开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进新国企、精细化管理、团结一心 全力应对四川雅安地震等热点专题栏目。其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栏目发布信息166条、走进新国企栏目发布信息43条。同时,互动交流栏目全年共收到咨询投诉相关信息88条。其中:领导信箱48件,回复办理48件(公开8件);咨询投诉40件,回复办理40件(公开11件)条,网站平台的服务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咨询受理情况

 

    我委没有收到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单位或个人利用电话、信件等形式,或到我委现场咨询有关问题的,都能给以耐心答复。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无产生上述费用的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3年度,未发生针对我委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未发生针对我委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未收到各类针对我委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

 

    六、2014年工作措施 

 

    国资监管信息公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关注度、政策把握和工作要求高。我委将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工作规律,全面深入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工作。2014年,我委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信息公开工作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力量。从增加人员配备和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两个方面着手,着力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完善和改进信息公开工作机制,认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时限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力度,及时掌握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努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时效性。四是继续加强国资监管信息公开理论研究和信息公开载体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公开工作。

 

 

                                                                            2014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