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向阳村,现在已经是方圆几公里山沟沟里发展最好的村了,一个穷沟沟能用这么快的时间脱贫,听说都离不开驻村张书记,但是听说这个张书记不好打交道,有点“抠”。刚被分配到县里宣传部的小王自告奋勇要去“会会”这位“抠门”的张书记。
“老张不在,村里有人过寿,他被请去礼房主事了”,说话的是老张的老伴凤英,“大娘,张书记真是热心人啊”,“是啊,我们本来就是外来户,村里人非让他去看看,他呀,闲不住啊”,凤英一脸嫌弃又透着股骄傲。他这人啥都好,就是个抠门的”,话匣子打开了,人家都是为自己,他可倒好,胳膊肘往外拐。谁家缺个啥都往外借,前一段村委会翻新,在县上做工程的外甥找过来,家里人都知道他的脾气,外甥就说完全按流程走,绝对最低价,那倔驴死活不同意,说要是让自己人干别人说闲话,说他以权谋私。本来也没多少钱,气的外甥直说他是老古板。
村里人却说,书记不“抠门”,很大方。家里的孩子都有出息,在大城市挣大钱的。他工作出差经常坐车从来不报销,接待应酬也是自己掏腰包。前几年村里给修休闲小广场,老张跟干自己家里活一样,忙活了22天,和施工队、村民一起奋战在施工一线上,村民干活每天100多元工资,而老张分文未取。村里人都说张书记,是个没有架子的人,常能看见他”溜巷串门“,问家里有啥困难。村里有个李大爷,是个伤残军人,没有子女,当年在中越战争受了伤,后来回到村里靠两亩地过日子,老张知道后,经常去李大爷家了解情况,给他申请五保户和贫困补助。看见李大爷养鸡是把好手,联系村里的养鸡大户安排,李大爷在养鸡场上班,两年时间李大爷家以前的毛土房已经盖起了二层小楼,日子过得美。王朋家因病致贫,家里老人瘫痪在床,妻子又没有工作,5岁儿子左眼患有青光眼,家里光景很不好。张书记经常去他家看望老人,去的次数多了,王朋的老父亲称他比亲人还亲。“杨书记没架子,很热心。我女儿去西安治眼,刚到家,他就来要病历发票去报农合。”强朋礼一家喜欢这个热心肠的书记。
小王见到张书记,是在过寿的人家里。张书记正站在院子里头和大家一起高兴地说着话,不断地有村民过来给书记敬酒,拉家常。书记的脸上笑开了花,跟自己家办喜事一样。
一听说小王过来采访他,想给他宣传宣传,“娃娃,我有啥好宣传的,咱就是个地道的农民,村里人信任我,我就要坚守我的岗位,积极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
小王离村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不远处的村委会仍亮着光,临行前老张给他说村委换届还有许多事还安排。小王想好了,回去以后一定要给大家讲讲这位好书记。(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