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陕汽控股汽车总装配厂纪委立足分厂实际、参照制度要求,制订《汽车总装配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机制运行实施办法》,进一步聚焦监督重点、凝聚监督合力、释放监督效能。
紧盯重点问题、风险防控,以监督强化直击深层“病灶”。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强化职责分工,进一步设置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压实工作责任,深入挖掘监督信息价值,实行季度风险报备、24小时重大事件直报、零备案预警多项动态机制。精准聚焦监督重点,对安全生产、舆情处置、安技防控、质量物料等高风险领域实行“24小时重大事件直报”。要求职能部门"全面扫描、深入体检",对关键领域开展"地毯式"监督,实现风险识别与监督线索全链条追溯。通过季度风险分析会商,围绕8个职能部门、45项具体业务事项,通报发现问题、提示廉洁风险、形成整改举措,构建“备案+预警+整改”闭环管理模式,将监督嵌入业务全流程,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直击管理薄弱环节和廉洁风险“病灶”。
围绕党纪协同、高效联动,以协同协作开出良效“药方”。推动监督执纪一体化,构建“监督信息备案—问题线索移交—关键资料共享—问题整改反馈”全流程监督。立足协调机制平台,全面整合分厂党委、纪委、职能部门各类资源,确保工作高效、联动顺畅,切实从源头上加强党纪监督,攥指成拳聚合力。创新构建"党委统管、纪委主抓、支部穿透、部门联动"四维协同机制,建立健全纪检委员负责制,11个党支部纪检委员作为"监督前哨",整合职能监督力量,实现风险共识、信息共享、资源调配、技术支撑、整改督办、警示教育全流程协同。以“党委统筹、纪委主抓、部门联动”为核心,形成“监督合力”,切实落实“信息畅通、风险分析、问题聚焦、预警强化”工作要求,实现监督力量从“单兵突进”到“系统集成”转变。
搭建制度体系、压实责任,以体制机制保障长期“疗效”。强化制度建设,搭建"制度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制定《协调机制运行实施工作分工》,明确党委、纪委、职能部门及支部纪检委员三级责任,将监督任务细化至岗位,杜绝“零备案”“慢作为”。明确8个部门45项职责内容,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监管防控到位、信息共享到位,加强部门之间协同配合、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反馈,确保各项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建立"双线考核"机制,将监督履职、机制运行情况纳入部门考核和支部考核,实行"零备案"季度通报、重大线索瞒报追责,以“清单明责、考核压责、制度固责”三管齐下,将党风廉政建设深度融入实际工作,推动监督责任向基层末梢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