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建控股集团纪委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以“三化”建设年为契机,自觉担负起抓好案件质量“生命线”重大政治责任,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坚持严格把关,做好案件评查工作。陕建控股集团纪委紧盯案件质量提升,切实发挥案件审理执纪执法“关口”作用和以“评”促改作用,通过集中审理、案件质量评查等工作机制,聚焦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程序手续、处分执行等关键环节,对案件质量进行逐案逐卷体检,把牢案件质量关。要求承办单位在案件移送审理前必须开展自查评分,对自查出的问题立行立改,审理部门对案件程序文书、定性量纪、处分决定执行等方面开展自查,并对案件质量进行评查。
“这个案件定性不够准确,此项问题还涉及集中采购和部分结算没有核实清楚,需要核实清楚全部违纪事实……”“在主体身份材料方面需要补充党组织关系证明,另外适用党纪处分条例不精准……”2025年1月对基层单位近两年办结案件进行了质量评查,从事实证据、程序手续、定性处理、文书规范、处分执行5个方面细化16项评查内容,并下发《关于案件质量评查情况的通报》,逐案反馈问题清单,并跟踪督导办案科室“按方抓药”,限期整改销号,推动案件质量持续提升。
案件质量是监督执纪的生命线。通过面对面“找茬”、点对点“挑刺”、一对一反馈问题,集团案件查办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无立案后撤案、立案依据被查否的案件。后续,将持续探索实施“交叉审理”机制,明确“提级审核”适用范围,组建审理人才库,整合办案资源,构建信访线索管理、审查调查、案件审理部门各司其责的案件质量共同体。
坚持以案促改,做好“后半篇”文章。案件质效高不高,“后半篇”文章见分晓。陕建控股集团纪委坚持把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案件质量“全周期”管理的重要参数,查改一体、贯通推进、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扎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为达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坚持将“全周期管理”方式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在办案时同步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查找案发单位在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教育、权力制约、监督管理、制度执行、履行职责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以纪检监察建议书的形式,开列问题清单,督促照方抓药,真正让纪检监察建议成为提示风险的“预警灯”、推动问题整改的“督办书”。
案例是最好的“清醒剂”。陕建控股集团纪委注重用“案中人”警醒“身边人”,不断提升警示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旁听庭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编印《十八大以来集团内部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推动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走进监狱的三道门,震撼、震惊、后背发凉,看到铁窗内曾经共事的同事,特别惋惜,从企业高管到阶下囚,一墙之隔就是天壤之别啊。”2024年6月集体参观完警示教育基地华山监狱的一名基层主要领导干部感慨道,警钟长鸣,让“眼前的教训”变成“心中的敬畏”。
坚持以训提能,做好练兵备战文章。“我进入纪检监察系统时间不久,监督执纪工作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次培训授课主讲人由特邀专家转换为集团纪委业务骨干,立足企业纪委实际工作经验,这样系统且实操性强的培训课就像是一场‘及时雨’,夯实了我的业务基础。”2024年12月刚刚参加完集团为期3天的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的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直呼“解渴”。
扎实的履职本领,是确保办案质效的前提和保证。陕建控股集团纪委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瞄准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需要,坚持“全覆盖”和“抓重点”相结合,统筹运用全员集中培训、部门专题培训、业务骨干轮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分级分类抓好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培训。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聚焦案件查办中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的新变化新问题,与时俱进开展实战练兵,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纪检监察干部在教学相长中,不断提升对问题线索的精准识别、处置能力,把好案件质效“入口关”,培训覆盖了集团两级纪委130余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为推动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