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延长石油 销售“小切口” 激发创效“大作为”
时间:2022-06-16
来源:华商报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在延长石油三原油库,客户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就可提前下单,然后到油库经人脸识别完成入库考试并通过现场安检后,即可按次序进入相应鹤岛智能提油,全程不过一小时,较传统油库付油效率提高40%以上。

作为延长集团涉油产业链转化为商品的关键环节,去年以来,延长石油把营销系统“小切口”改革作为调整转型的重要战略抓手,出台22条支持举措,深入推进全面市场化改革,抢抓机遇增量创效,取得了市场营销主动权和区域市场定价权,成品油批零价差收窄增效25亿元,自有渠道销量占比提升从“十二五”末的不足30%提升到如今的70%以上,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重塑营销体系市场竞争力

对延长石油成品油销售而言,市场研判基础薄弱、挺价能力不强,曾是制约产品效益最大化的一块短板。

为此,该集团改革定价机制,上收定价权并缩短定价周期,实现从跟随、协商式定价向自主定价转变。在集团价委会的科学决策下,销售公司不断健全研判体系、优化经营策略,建立起敏捷应对市场波动的定价机制,全年抓住国际油价回暖、国家强化税费监管等重要市场机遇,多次早于调价节点推价,实现增收增效。

与此同时,该集团把握改革的时效度,确定并实施“以销定产、柔性产销、库站并举、以库带站、以站促库”的销售策略,采取“定位、取舍、匹配”工作措施,着力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营销体系。销售公司不断健全客户与计划分级管理机制,结合不同时期市场变化,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营销组合拳,强化产销储运沟通衔接,保障运行组织高效顺畅。

特别是去年3月份投入运行的三原油库,以其总储量50万立方米、年可周转油品500万吨的西北最大规模体量,发挥了“超级蓄水池”作用,大幅提升了下游油品储存能力和调节能力,调节周期延长至45天以上。集团产储运销整条产业链更具弹性,进可攻退可守,更好抵御市场波动。

此外,该集团还持续强化渠道建设,不断提升自主销售能力。通过拓展库销、终端、直分销等五大业务,集团自有渠道销量大幅增长,在陕西市场具备定价权,在西北地区引导市场价格,四川市场区域“小巨人”地位初步形成。

内部市场化激活战斗力

外部市场千变万化,内部分配四平八稳,显然很难适应日趋白热化的油市竞争。为了打造一支能征善战、勇于担当的营销队伍,延长石油销售板块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不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以内部市场化释放改革活力,取得积极成效。

在组织架构改革中,该集团销售公司总部按照“去机关化”要求和“专业化、职能化、经营导向”原则,调整压缩机关职能部门设置、重构核心业务流程,建立起经营前台、管服中台、风控后台的经营型组织架构,并对五大业务单元推行“小团队”“小业务单元”运作,实行超额利润计提、费用节约计提、特殊贡献激励等。

各分子公司层面坚持权责利一致,实施一企一策、分类管控,其中落地分公司模拟法人运行,实现模拟利润增长30%;推进二级公司法人化运作,所属四川公司利润增长17%。此外,延长中化销量增长23%,实现利润3010万元;铁路公司收入增长12%,自备车首次外租增收1474万元。

在解决“人”的问题上,该公司推行全面市场化管理,以岗位考核决定进出、业绩贡献决定薪酬、职位胜任决定上下。公司领导干部实行“契约化”管理,班子副职重新聘任,量化评估基础上实行业务包干、拉开收入差距;中层管理人员从“伯乐相马”转为“赛场选马”,所有人全部起立、竞聘上岗,落聘调整7%;新进人员全部采取市场化用工。

同时,对增收创效以及促进销售改革转型的创新型、突破型业务,实行内部承包制,鼓励员工“揭榜挂帅”“自组团队”,配套专项激励,真正让对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有获得感。坚持市场化、差异化原则,建立了考核督办激励机制、配套多样化薪酬分配机制,同职级管理人员薪酬差异率分别达到21%至50%。

这些举措在分配制度上打破了“平均主义”,实现了从“发工资”向“挣工资”的转变,有效激发了全员干事创业的活力。

改革无穷期,奋进正当时。延长石油集团将及时总结放大营销系统市场化改革经验,以干在实处的举措、走在前列的成效,继续推进集团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