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形势下,企业唯有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赢得未来。
近年来,华阴农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省农垦集团人才强企目标要求,以人才创新驱动为目标,多措并举、双向发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管人才引领发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人才是第一资源。华阴农场党委坚持党管人才,把后继有人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大计,深挖人才潜力,激发员工活力,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积蓄人才优势。
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规划队伍建设布局。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党总结人才事业发展规律,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经验。华阴农场党委始终注重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华阴农场“十四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扎实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改革薪酬体系,全面盘活现有人才存量。遵循人才发展规律,破除约束人才发展的陈旧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近年来,华阴农场党委勇于变革创新,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优化薪酬分配体系,建立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职业发展和收入分配机制,解决了低层级员工晋升通道不畅、收入偏低等问题,让广大员工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希望,激活了存量人才“一池春水”。
公正选人用人,有效激活干事创业热情。拓宽选人视野、公道正派用人,是鼓励人才干事创业的最好方式。华阴农场党委牢固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制定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员工晋升管理办法以及专业技术职务、职业技能岗位聘任制度,建成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体系。既突破“身份”藩篱,让优秀年轻人才得到重用;又重视实干实绩,让业绩突出员工受到肯定,形成了“靠素质立身、凭实绩发展”的共识,充分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改革创新驱动发展,锻造企业核心竞争长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华阴农场坚持以改革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用鲜明的导向和强有力的措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启动“智慧引擎”。
以制度为保障,深挖全员创新潜力。激发人才队伍的创新意愿,出台配套的制度机制是关键。华阴农场在下属各股份公司中先期试点推行绩效管理制度,用绩效管理来推动股份公司、个人目标的达成,实现员工、企业双赢;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公司各单位各部门中推行绩效管理制度,实现绩效管理制度全覆盖,提高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以平台为抓手,激发全员创新活力。搭建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的引擎载体,是促进创新发展战略落地、壮大企业发展新动能的有效途径。华阴农场成立“陕西省农业专家服务站”,“李宴宾产业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与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合作成立了“陕西省农垦集团农产品保鲜工作站”。创新工作室和农业专家服务站,发挥示范引领、人才聚集、培育传承等作用,形成了“不待扬鞭自奋蹄”“你追我赶、人人争先”的工作局面。
营造环境服务发展,厚植企业核心竞争底蕴
“良禽择木而栖。”优良的环境,能让各类优秀人才纷至沓来,使企业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华阴农场想方设法为员工的成长架桥铺路、加油鼓劲,为员工的生活解决难题、增添色彩,为企业留住人才、激励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原动力。激励机制是充分挖掘员工创新潜力、提升企业活力和工作效率的动力源泉。华阴农场在机关部(室)工作人员、经费单位、服务单位实行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奖金的分配办法激励机制,在独资、控股公司、合作项目管理人员和员工中,主要按贡献和效益分配的激励机制。
打造企业文化,增强软实力。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华阴农场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建设“美丽农场”,营造美的内部氛围和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打造“现代农垦”,有效提升了企业社会影响力。农民日报、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进行报道,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现了华阴农场的责任担当。
厚植为民情怀,增强向心力。及时回应员工关切、解决员工“急难愁盼”,是确保人才安心工作、投身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华阴农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两年,解决员工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和历史遗留问题17项,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让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