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粮农集团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秉持“科技兴农、产业报国”信念,坚决扛稳主责主业,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两链融合”,已基本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态。
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攻关
紧扣秦创原发展战略和路径,以陕西粮农产业技术研究院为载体,构建“行业技术研究、前沿技术探索、小试机理研究、中试标准化模型建立、产业示范与推广”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全流程体系。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农作物育种、作物生长模型、旱作节水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功能性食品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目前,垂直化小试种植模型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正在构建中型垂直化种植模型,计划年底前进行示范推广,最终围绕区域优势特色品种形成“一揽子”种植模型和解决方案。去年,粮农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了国家旱作农业重点项目“黄土高塬沟壑区适水改土与丰产优质协同技术集成及示范”子课题。正与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示范区、大禹节水集团联合共建旱作节水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围绕旱区作物种植和农业节水研究系统解决方案。
加速抢占种业发展高地
坚持以服务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为己任,以“现代种业+绿色农化+订单农业”为路径,助推杨凌打造旱区种业“硅谷”。一是打造旱区种业龙头企业。紧扣我省种业“两链”融合三年行动计划,发挥秦丰种业股份公司作为我省农作物育种创新联合体牵头作用,打造以小麦为主导的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龙头企业并作为上市公司进行培育,用3-5年时间跻身全国小麦育种企业前三。现已完成对陕西伟隆种业公司股权并购,正在加快推动整合其他优质种业资源,力争年内实现我省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零的突破。二是战略布局生物育种。与国内生物育种领先企业杭州瑞丰生物科技公司在资本、技术层面深度合作,参股该公司并合资成立西北首家生物育种企业陕西秦瑞种业科技公司。发起组建陕西省生物育种创新联合体,获批建设陕西粮油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生物育种基地通过农业农村部生物育种中间试验基地审查验收,争取在国审玉米品种生物育种上实现零的突破。三是推进良种繁育和订单种植。积极研发和引进优质小麦种质资源,培育推广高效高产节水优质小麦,选育玉米、油菜、果蔬、小杂粮、魔芋等品种,建立植物生长数据模型,2023年前建成10万亩示范推广基地,2025年达到20万亩规模。目前,在省内和新疆、内蒙古等地建有5.6万亩小麦、玉米订单示范基地,在海南建有200亩玉米品种繁育基地,在陕北、陕南建有3500亩小杂粮、魔芋订单示范基地。
不断强化数字化应用基础
产地仓方面,已建成覆盖全省、延伸至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河南、宁夏等6省区43个库点,有效仓(罐)容217.8万吨,农产品收储流通网络化布局初具规模。畜牧业方面,以重组整合秦宝牧业为基点,推进秦宝牛、秦川牛种群繁育,启动榆林肉牛产业项目,“十四五”期间计划在榆林建设3-4个智能化肉牛养殖基地。智慧粮库方面,实现从粮食采收入库、质量核验、粮情监测、轮换出库等全流程信息化管控。可追溯体系方面,主持制订陕西省第一份食用油企业标准(《小榨菜籽油》企业生产标准),建成二维码信息化质量追溯系统,让消费者“零距离”体验产品原料、包装信息、检验报告、企业资质等信息。农副食品营销方面,建成“优粮到家”官方微商城,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门店自提/物流配送”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便捷、个性化购物体验。作为省总工会消费扶贫平台运营服务商,2020年以来累计服务工会会员 300万人次,帮扶中小企业400余家。目前,在省总工会、省国资委的支持下,正在推动平台升级,打造乡村振兴云平台。供应链金融方面,作为郑州、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的苹果、小麦、玉米、菜籽油、白糖交割库企业,通过参与全国农产品期货交割,及时掌控农产品流通信息、产销需求和交易价格走势,为订单种植和农产品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针对我省苹果、猕猴桃市场经营主体运营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联合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订单、存货、预收款融资等多种方式供应链金融服务。
目前,陕西粮农集团立足自身实践和我省农业资源禀赋,围绕我省和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业发展现状,立足发挥国有农业企业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围绕数字农业建设大平台、实施大项目,已启动“旱区数字农业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建设。平台以提升旱区农业绿色化、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目标,秉持“为种植者卖出好价钱、为消费者种出好品质、为产业链集好大数据、为经营者提供好服务”的发展理念,致力成为我国旱区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者、中国旱区品质农业的守护者。平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贯通旱区农业“种、学、管、卖、投”全链条,集农业科技服务、农产品销售、培训教育、技术交流、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颠覆传统产销模式,提供线上“定制健康生活”、线下“创新智慧农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构建“农田到餐桌”零距离农业生态,成为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覆盖的综合性农业产业运营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