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控股:市场化经营机制赋能,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时间:2022-07-07
来源:陕汽控股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控股”),前身是始建于1968年的陕西汽车制造厂,是我国重型军车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大型全系列商用车制造企业,中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环保转型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是我国首批整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236位,以350.65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近年,陕汽控股按照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立足“十四五”发展目标,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双百行动”综合改革,通过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助力董事会建设

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环节。陕汽控股围绕民主集中制、前置程序、依法依纪、科学决策、注重效率等原则,全面明确了各级党组织议事程序与议事范围。同时归纳总结党建、机构设置、重要干部任免、决策、投资等42项作为党委会前置研究讨论事项,并形成党委会提案单,进一步规范党委会议事流程。修订陕汽控股“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明确37项决策事项,为“三重一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各治理主体行权履职得到充分保障。

为实现集团下属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先后制定了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及董事会战略规划委员会议、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等4项委员会议事规则。同时形成了董事会决议跟踪落实及后评估制度,督促子公司董事会履职担当,保障董事会科学、规范、高效运行。

聚焦主业新领域,实现机制体制再创新

陕汽控股成立专业技术团队,和政府单位、产业上下游联合,成立了集应用研发、技术孵化、产业投资一体化的创新平台-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并对其机制体制进行突破创新。

创新治理机制。陕汽控股委派执行董事并担任法定代表人,快速反应、动态调整德创未来的体制机制创新路径,同时确定了集团管控事项清单,将管理事项、授权事项的边界明确划分,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完善激励机制,在内部探索建立决策跟投机制及选聘机制市场化,德创未来经理层通过市场化选聘,产生4名职业经理人,发挥创新平台企业的市场主导作用和人才主力作用。

强化“能上能下”,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强化政治标准,严把选用关口。陕汽控股细化干部行为要求,量化为24项行为细则,在选拔干部时进行量化赋值,对于政治上不过关、不过硬的干部一票否决,严格按照分析研判和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五大程序要求开展干部提拔和聘任。

实现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企业中层干部实施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同时刚性应用考核结果,坚持以业绩为导向的干部考核,每年与干部签订《部门年度目标责任书》,制定《部门绩效目标管理程序》《子公司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坚持“向承担硬指标倾斜”的原则,根据考核结果对干部人员全部完成解聘和聘任工作,形成“全体起立再坐下”的新局面,有效强化干部责任意识。

细化“能进能出”,拓宽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陕汽控股系统谋划人才培养工作。在人才引进方面,坚持德才兼备的引进标准,通过多种渠道招才引智。2021年,引进人才中,成熟人才占比74%,高层次人才占比18%。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三级四阶”(公司级、部门级、岗位级;成长之星、青年新星、科技带头人、专家)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借助岗位培训和专业指导实践的方式,确保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此外,建立内部公开招聘机制,有效解决员工与岗位适应性问题。截至目前,公司共识别高专人才(科技带头人和专家的统称)350余名,青年新星1300余名,打通企业各层次人才梯队建设路径,有力支撑战略落地。

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进与落实,陕汽控股优化了法人治理结构,使干部队伍更加稳定,形成了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良好局面,同时人员效率显著提升,创新氛围愈加浓厚。截至2021年,企业选拔高级专业人才、项目经理、品系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核心技术人才、核心技能岗位、金牌班组长共计661人,助力产业新升级,为企业追赶超越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