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所属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电子烽火电子”)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配套建设项目,成立于1956年,2010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在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中,陕西电子烽火电子作为我国高新通信核心骨干企业,成功研制了我国三代航空搜救通信系统、四代战术短波通信电台、机内综合音频管理系统,在国内首家实现了空间有源降噪控制技术工程化应用。2020年,入选国务院“科改示范行动”企业名单,围绕完善治理体制机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动能等重点任务,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各项改革任务取得突破和实效,2021年被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评为科改示范“标杆”企业。
聚焦创新体系布局,争做优化资源配置先行者
一是构建体系化科研能力战略布局。按照贴近市场、贴近用户、贴近人才原则,不断完善企业研发布局能力,全力打造以北京、西安、宝鸡为主的核心研发中心。三大核心研发中心瞄准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应用研究,专项科研中心聚焦优势专业开展技术产品研发,形成目标明确、创新互补和系统聚合的科研体系,实现“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科研目标。
二是强化平台建设和协同创新。积极参与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集聚内部资源,整合社会资源,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先后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成立“陕西烽火—西电通信技术研究院”等3个省级校企联合研发平台,并同中国商飞等产业链企业成立联合工程中心,与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数十所著名高校院所合作开展成果转化,构建了“产学研用”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创新模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创新平台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瞄准“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在联合搜救、战术移动互联网、空间有源降噪等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填补多项技术空白,成功实现工程化应用。
三是建立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搭建涵盖创新投入、创新条件和创新绩效等三个模块19项指标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产业瓶颈和科技前沿,设立创新任务,全方位引导创新能力建设,鼓励新技术、新产品、科技奖项及专利等成果产出,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加大对创新指标的考核力度,实现科技创新可评价、可改善、可考核,有效促进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进一步释放。
四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1年烽火电子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5.6%,已连续5年超过12%,处于行业优秀水平。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有效支撑了烽火电子科研项目的开展及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企业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国防技术发明奖。
创新科研管理模式,打造科技创新改革示范尖兵
一是建立以科研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大力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第一责任人,与公司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明确权责利,赋予项目经理团队组建、项目绩效考核和奖励分配等自主权。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牵头作用,对外积极响应客户需要,对内负责产品实现,打通科研与市场路径,让各类科技资源向项目集聚、向市场前移,在科研市场竞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实施以项目绩效为主的考核分配机制。开展以项目绩效为核心的分配机制,打破“大锅饭”分配机制弊端。改变以往研发人员薪酬重保障、轻贡献的模式,将研发人员绩效工资占薪酬的比例提高到65%左右,项目绩效工资下不托底,上不封顶。基于定量与定性评价考核原则、多劳多得分配原则,制定了科研项目绩效工资评价分配、月度绩效工资考核、科研人员月度绩效考核等办法,严格制度执行,刚性兑现薪酬,充分调动了研发人员主动承担项目的积极性。
三是搭建以价值贡献为主的科研项目奖励体系。陕西电子烽火电子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建立了从预先技术研究、产品研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项目奖励体系。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科研项目实施差异化评价标准,将项目奖金分配权利赋予项目经理。2021年,首次对七个竞标入围项目奖励总计510万元,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研发人员创新创造热情被充分点燃。
开展中长期激励,多措并举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一是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聚焦研发“主力军”,定实“目标”责任书,变“临时工”为“主人翁”。按照“岗位价值、绩效贡献”原则,重点对与公司经营业绩、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科研和管理核心骨干人员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激励员工人数达到员工总人数的18%,技术研发骨干占激励员工人数的70%。同时制定具有挑战性的业绩目标,实施期内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较基准值必须达到75%、90%和100%,EVA年增长额不低于1000万元,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10%。
二是实施模拟岗位分红,突出关键岗位,坚持目标牵引,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为促进音频管理业务突破发展,对承担该业务的事业部实施了模拟岗位分红制度,明确要求三年实施期内业务收入增长较基准值分别达到20%、40%和60%,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15%,激励人数占事业部总人数20%以内,其中研发和技术管理岗占比达到78%。有增量利润且收入目标达成才可以分红,激励分享金额最高可达增量利润的30%。
三是实施超额利润分享,变“绿皮车”为“动车组”。为加快应急通信业务发展步伐,对承担该业务的事业部实施了超额利润分享。按照“长短期兼顾、业务发展协同”要求,明确核心、主要、附加三个方面7项业绩指标,明确收入和利润目标与实施激励分享进行挂钩。达到利润目标时,分享收益的30%;超出利润目标部分分享70%。
通过一系列改革“组合拳”,陕西电子烽火电子“一池春水”得到激活,彰显了试点先行企业的示范作用,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过去三年,累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7项,专利授权107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编制国家标准4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承担省部级重点项目23项;突破新一代短波链路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成功中标首个系统级研制总体项目,取得了设备研制到系统研制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国内首创战术移动互联网项目实现了系统化体系化融合通信体制的突破;自主研制的多型通信设备助力“鲲鹏”“鲲龙”、C919等大飞机研制,舱外航天服通信帽和话音装置助力神舟十二号、十三号飞船“天地通话”,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