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区动态
2018年度商洛市工信国资工作呈现十大亮点
时间:2019-01-18
来源:商洛市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今年以来,在商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商洛市工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五个扎实”总要求,全力聚焦“追赶超越”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工业稳增长促投资各项政策措施,以“八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切实打好“现代工业”战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一是规模工业稳定增长,工业增速位居前列。制定印发“推动高质量发展14条”和“现代工业”战役考核点评实施细则,开展工作推进专项督查,在全市“追赶超越”工作会议上进行点评通报。2018年,全年新纳规模企业25户,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1211.52亿元,增长22%;工业增加值284.6亿元,增长14.6%,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发展基础不断牢靠。组织论证重点产业链10条、重大支撑项目126个,打造了以“实施方案+产业行动计划+产业推进方案+县区落实意见”为主体的工业产业发展推进体系。2018年,实施省级重点工业项目24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50个,完成投资50亿元和102亿元,超年度计划11%和27.5%;30个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0.8亿元,占年度计划116%。

三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经营管理有效提升。组织开展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质量标杆、中小企业产品技术服务等系列活动,累计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15户、35户。制定《商洛市名师名匠评选实施细则》《商洛市优秀企业家评选实施细则》,先后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提升培训10次300人次,有效增强了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

四是园区建设力度加大,集聚作用逐步显现。制定《关于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县区修编完善园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商洛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纳入科技部正式考察名单,山阳县工业集中区创建为省级高新区,商南县工业集中区等5个园区被列入省级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2018年,全市新增入园企业53户,实现工业总产值839亿元、增长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增长23.8%,新建标准化厂房20.5万平米,超年任务0.5万平方米。

五是企业包扶成效显著,非公经济快速发展。深入开展“百人包百企”活动,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困难问题交办会4次,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100余个。2018年,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11531户,累计达到 78902户,占年度目标任务231%;新登记私营企业2706户,累计达到12664户,占年度目标任务541%;新增市场主体15161 户,累计达到102957户,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9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有望达到56%,超年度任务0.5个百分点。

六是宁商合作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制定项目合作“三个清单”,梳理八大类200余个项目,编制印发商洛市工业产业协作暨招商项目册。组织开展食品、医药产业专项对接活动2期,开展宁商工业合作对接6次,定点、定向、定企业同南京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交流10余次,在南京召开工业协作暨“区中园”专题推介会。2018年,先后组织参加各类展销、促销活动7场次,达成各类合作协议88个,资金总额超过382亿元。

七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数字经济初现端倪。组织在杭州举行数字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与华为公司联合举办了华为云车展商洛行活动,在商洛-珠三角经济合作招商推介会上与华为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与京东集团在数字经济产业园、智慧仓储中心、云分拣中心、京东无人机、互联网+创新创业、京东商家成长中心和京东大学实训基地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全年完成通纤到户端口8.3万个,行政村、新建楼宇4G网络和光纤覆盖率均达到100%。

八是安全环保扎实推进,红线意识不断增强。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督查检查40余次,查处各类隐患120条,全年工信系统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煤炭、民爆生产销售两个重点行业“零事故、零死亡”。印发《商洛市“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2018年工作方案》《商洛市取缔“10+3”小企业2018年工作方案》,共排查“散乱污”企业413户,其中取缔296户,升级改造117户。

九是国企改革稳妥实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顺利。出台《市属国有企业分类管理的意见》,修订完善《商洛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起草《商洛市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实施方案》《商洛市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建立完善市运输公司等8户企业领导班子,市交投公司等19户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到2018年底,市属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9.7 亿元,所有者权益93.5亿元,市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4.13%。全年涉及“三供一业”15家企业全部签订职能管理移交协议和资产划转协议,市供电局等6户企业已部分完成维修改造,其余企业正在加快实施改造工作。

十是脱贫攻坚出实招,包扶村顺利摘帽。成立副局长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3名工作队员、3名第二梯队队员的工作队,建立双休日机关同志轮流驻村制度,全力助推全局脱贫攻坚。2018年,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47户贫困户组织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争取8000元捐赠物品对20余名群众进行了爱心积分兑换,先后投入40多万元帮助贫困户建立养羊合作社、养鸡合作社、核桃产业合作社,组织种植中药材76亩、朝天椒47亩,养殖牛、羊存栏分别为20头、150头。通过逐户逐项对标,先后进行了四轮研判,包扶村85户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同时,配合省国资系统第九合力团在我市共签约扶贫项目22个,累计完成投资达8.3亿元,带动1800余户贫困户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