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随着最后一罐井底水窝铺底混凝土精准注入陕煤集团曹家滩矿业公司南部风井项目副立井482.35米深的井筒,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欢呼。这标志着国内煤炭行业首座直径12.5米超大断面立井(副立井)主体工程正式完工。
曹家滩矿业公司南部风井项目是陕煤集团“十四五”期间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主要建设2口井,包括南部回风立井和副立井。南部回风立井掘进直径9.8米,井筒净直径8米,净断面50.27平方米,井筒垂深507.1米,井筒采用半深冻结施工。副立井掘进直径16米,井筒净直径12.5米,净断面122.72平方米,井筒垂深482.35米,井筒采用半深冻结施工。
该项目自2024年7月开始筹备,于2024年10月24日正式开工,历时约1年完成主体工程。
将项目部从执行者
升级为“合伙人”
“项目管理不是‘甲方管乙方’,而是‘并肩打硬仗’。”曹家滩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增林在南部风井项目启动会上表示。
面对南部风井项目面临的技术空白、工期紧张等挑战,曹家滩矿业公司跳出传统“甲方主导”思维,提出“全链条协同、全要素保障、全周期赋能”的管理思路,将项目部从执行者升级为“合伙人”。
曹家滩矿业公司创新推行“五个一”包抓机制:一个工程、一名矿领导、一个职能部门、一名项目专干、一抓到底。该公司副总经理刘江斌回忆道:“矿里直接把‘作战图’贴在项目部办公室,每月25日联合验收进度,针对滞后节点当场协调资源、解决问题。”这种责任共担的机制,让项目部从“被动等指令”变为“主动谋攻坚”。
曹家滩矿业公司将技术、人力、物资“打包”输送至项目部:抽调12名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常驻工地解决冻结施工、爆破等难题;开放矿区实验室,为项目部提供地质数据、材料检测等支持。“以前,找资源要跑断腿。现在,公司直接‘送货上门’,效率至少提升40%。”项目部经理潘峰说。
曹家滩矿业公司将项目部的KPI(关键绩效指标)与矿井整体目标绑定。项目部完成“半年超计划45米”的掘进任务,该公司同步兑现“进度奖金+评优倾斜”;项目部提出优化冻结工艺的需求,该公司立即拨付专项研发经费。
“不是‘我要你干’,是‘我们一起干成’。”曹家滩矿业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人任建超介绍,这种目标绑定的方式让双方共享建设成果。
实现全流程联动
在项目建设现场,曹家滩矿业公司与项目部的协同不仅体现在管理机制上,还体现为技术攻关、装备选型、安全管控的全流程联动。
作为煤炭行业最大直径立井,曹家滩矿业公司南部回风副立井面临围岩稳定性控制无先例、工艺与机械配套需创新、安全风险防控无参照三大技术难题。
对此,曹家滩矿业公司与项目部组建联合攻关组,生产部门提供矿井地质数据,技术部门梳理国内外30余个类似工程案例,安全部门模拟冻结施工,连续3周组织召开冻结施工参数、爆破震动影响等专题论证会,最终破解直径16米井筒冻结壁交圈控制、超大断面井筒爆破参数优化等核心技术难题,井筒掘砌全程“零事故、零偏差”,并保持高效推进态势。
装备是攻坚的利器。曹家滩矿业公司组织技术、机电、安全等部门联合评审,对比分析5种装备组合的优劣势,最终选定“Ⅶ型新型井架+双天轮平台+四套单钩提升系统”的黄金组合。新型井架承载能力提升25%,双天轮平台可减小钢丝绳磨损,四套单钩同步提升让出矸效率较传统工艺提高40%。而在风化基岩与基岩段掘进中,他们打破单钻机作业的传统模式,首次引入双联液压伞钻。双钻头协同作业将单循环钻孔时间从8小时压缩至5小时,掘进效率提升30%,为井筒平稳推进按下“加速键”。
在安全管控方面,曹家滩矿业公司推行“1+1+N”(周二公司综合大检查+零点项目部突击检查+日常联合巡检)检查模式。南部风井项目建设期间,双方联合排查隐患213条,整改率达100%。1月的一个深夜,项目部安全员发现冻结站制冷机组异常,立即通知曹家滩矿业公司调度中心。双方在10分钟内启动应急预案,化解了冻土帷幕融化风险。“公司的安全台账与我们共享。我们发现问题,公司立刻响应。这种联动比各自为阵更加高效。”项目部安全总监赵彦斌说。
共生管理推动彼此成长
在10月1日的落底仪式上,曹家滩矿业公司与项目部共同揭幕“攻坚纪念墙”。墙上贴着双方联合攻关的技术报告、共同攻坚的安全案例,还有建设者的合影。
“这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共生管理的起点。”李增林说。
这种模式已开始“反哺”曹家滩矿业公司的管理升级。项目部总结的大直径立井冻结施工工法被列为曹家滩矿业公司矿井建设标准。双方联合研发的智能混凝土监测系统已在曹家滩矿业公司其他项目推广。项目部青年突击队成员进入曹家滩矿业公司人才“蓄水池”,已有5名骨干被选用至该公司关键岗位。
对项目部来说,与曹家滩矿业公司的合作让他们实现了能力跃升。“公司的技术底蕴、资源整合能力,让我们少走了弯路。”潘峰说,“现在,我们接手新项目,第一反应就是‘按曹家滩模式干’。”
这种以曹家滩模式为代表的管理实践,正成为陕西煤业股份公司高质量推动项目建设的重要动力。“十四五”时期,陕西煤业股份公司及所属企业累计建成4个煤炭项目、2个火电项目、12个新能源项目与3个矿区铁路项目,同时新开工1个煤矿项目、1个火电项目,规划期内完成投资2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