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中国网】从“向外拓的劲儿” 到“家门口的甜”——陕建十二建十年绘就“民生实景图”
时间:2025-10-14
来源:陕建控股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十年向善力建,十年筑梦河山。向内深耕,超200亿施工产值润泽幸福安康,秦巴山脉见证赤子情怀。向外突破,160个项目覆盖十个省市,为区域发展筑牢硬核支柱。

2015年国企改革攻坚之际,陕建十二建集团在陕西安康注册成立。筑机场、建剧院、兴园区、强路网……十年来,集团先后斩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先进集体”“安康市建筑业优秀企业”等各级荣誉100余项。

陕建十二建集团十年发展史,是一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教材,更是一曲新时代建筑产业砥砺奋进与民生福祉提升深度融合的动人协奏。

初心如磐 党旗领航厚植民生福祉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陕建十二建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根”和“魂”,紧扣“党建引领、创新融合、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将“党委领航、支部领向、党员领跑”的“三位一体”党建工作体系深度嵌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跨越三沟四梁八面坡、“驯服”膨胀土建成的安康富强机场,开启区域发展新航程;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安康北环线,携手高新片区路网新建改造工程打通产城融合 “黄金通道”;高新区飞地新经济产业园、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等10处重点产业项目化身“引凤之巢”;汉滨区高井中学、汉滨区长春中学,平利县第四小学等12项重点工程打破教育资源壁垒;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安康市中心医院第三医院等7个医疗项目让群众尽享“家门口”的智慧医疗;省级重点水利工程白河马力沟水库,惠及白河县城和红石河沿线10万多名群众的生产、生活;荣获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的安康汉江大剧院,与新华书店创新文化发展产业园、安康工人文化宫共同打造承载市民文化生活的“艺术穹顶”……在一个个重大民生项目中,鲜红党旗始终飘扬在建设一线,党员始终挺在攻坚最前。集团党委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实现“三联”工作十大县区全覆盖,同时以党员“岗、区、队”为抓手,累计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20余个,创建党员责任区10个,党员示范岗30余个,党员先锋队、突击队20余支。

陕建十二建党委始终牢记“国企姓党”这个根本属性,在全面履行社会责任中展现出强大执行力,把组织优势持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十年来,集团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号召,在安康市白河县驻村帮扶工作中累计捐赠200余万元,为数万名安康籍劳务工人提供就业岗位。

同时积极参与地方赛事承办、助学、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先后收到安康市、各县区多封感谢信,被授予安康市文明单位、陕西省国资委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

人才驱动 科创赋能产业向绿向新

“向善而建,因人而成”,集团始终将人才工作置于战略核心,近年来每年投入100余万元用于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先后出台了《人才引进管理办法》《高层次人才成长关注办法》《新员工成长关注办法》《后备干部选拔管理办法》等20余项人才培养制度,构建了以制度筑基、以平台聚力、以文化赋能的多维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我带头承揽的陕西省住建厅项目、陕西省科技厅项目已经顺利结题,陕西省科协项目正在推进。”人才战略的驱动效应,在企业发展部经理李文凯的蜕变轨迹中得到诠释。这位来自山东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5年前以高层次人才身份进入十二建,先后在多个岗位历练,先后获得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

十年来,集团职工队伍从最初的14人创始团队,蓬勃壮大至1000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0%;中级以上职称者245人,一、二级建造师380人。10年来,有126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其中安康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市级劳模3人,省市级技术能手、工匠18人。这支队伍平均年龄仅32岁,尽显结构优良、素质过硬的昂扬风貌。

以人才为引领,以一项项标杆工程为实践战场、创新策源地,集团加速引领建筑工业化与产业绿色转型。

“膨胀土高填方处理属世界性工程难题,这也是2017年安康机场迁建项目的核心难点。”据科技质量部经理王战飞介绍,集团在无同类工程经验可循的情况下迅速组建科技攻坚团队,以强夯置换、沉管振动挤密砂石桩等靶向工艺试验破题,通过原位检测与沉降磁环等实时监测严把工程质量。匠心研创终结硕果,安康机场如期完成校飞,为通航筑牢根基,项目团队《膨胀土高填方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获评陕西省住建厅、省国资委重点科技研发项目。

近年来,集团还聚焦数字化管理、智能装备应用,在建项目实现BIM技术全覆盖,持续探索应用智能施工技术,推进物联网、5G与工程机械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塔吊、无人施工升降机、测量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应用。2022年,集团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持续向新的另一面,是加速向绿。

2020年,陕建十二建集团人才公寓投入使用,这是安康地区第一个A级装配式建筑,也是陕南地区装配式绿色建筑标杆项目;2021年,集团承建的金龙大厦在安康率先成功运用装配式预制构件;2022年,集团派驻白河县公路村帮扶工作队采用预制构件方案,将天麻产业园中的泥坑改造成融合产业园区……如今,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领域已从城市建设拓展至广袤乡土。据新型建材PC构件厂董事长陈竹介绍,目前公司大力推广的乡墅产品已覆盖汉滨、平利、岚皋、白河等县区。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集团引领制定的农村乡墅行业标准于8月底正式颁布实施,这是陕西省建筑行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统计,陕建十二建集团10年获鲁班奖、国优奖等国家级工程质量奖多项,BIM成果获国家级奖项12项,QC成果获国家级奖项47项……这股持续涌动的科创力量,正在秦巴大地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动着传统建筑业向 “更智能、更高效、更绿色”的未来加速迈进。

版图破圈 乘势而上共谋发展新篇

今年7月,陕建十二建集团承接的首个省外项目甘肃省陇西县南河东路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A 区)顺利交付使用。该项目预计惠及 200 户搬迁群众,目前已完成180余户搬迁工作。项目交付不仅进一步完善了陇西县城总体规划,更切实改善了当地群众的人居环境与居住条件,彰显了十二建的民生情怀与责任担当。

8月19日,西南战场再传捷报。集团在云南的首个超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昆明滇池珺睿项目,历经56小时连续奋战,提前圆满完成超高层筏板浇筑任务,项目全面转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为集团后续承建同类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更在云南超高层建设领域树立了标杆示范案例,为集团深耕西南市场、扩大区域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陕建十二建在建项目已覆盖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甘肃、宁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0个省市。

“第四工程公司已经整体迁到成都,在继续辐射四川、重庆、云南等西南重点区域的基础上,向新疆和西藏进发。”据市场开发部副经理刘超介绍,2024年,集团签约省外项目12个,实现合同签约额61.42 亿元,占比提升至58.58%。

锚定外拓项目主引擎地位,集团同步深化内部资源整合,构建起“外进赋能、内整反哺”的良性循环,积极招收本土人才,带领安康超1.7万名产业工人奔小康。通过强化产业链链长角色,集团携手安康上下游1000余家企业形成发展共同体,推动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放大,区域经济辐射能级显著提升。

从秦巴山脉的技术突围到全国版图的生态构建,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建设、积极践行国家战略部署,十二建集团的十年征程不是一隅之地,而是国企在各个关键领域 “挑大梁、当先锋”的使命担当。

“以实绩实效为行业绿色升级、数字转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正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伟伟讲话中提到,十二建人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中,正以昂扬之姿、奋进之势,踏上崭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