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陕西工人报】“智多星”闪耀施工一线
时间:2025-09-12
来源:陕建控股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在陕建一建集团第二公司,陈佩的名字总与一系列闪亮的技术创新成果紧密相连:省级QC一等奖、“三新三小”创新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自踏入建筑工地开始,陈佩所走的每一步,都践行着“科技创造价值”的理念。

这位扎根施工一线的“技术创客”,用无数个日夜的攻坚与思考,将智慧与汗水转化为一项项创新成果,照亮了项目提质增效的发展之路。

2021年秋,西安航天基地规模最大的保回迁工程——东兆余安置项目正式启动。面对庞大的工程体量,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成为挑战,其中,群塔布置尤为关键。陈佩反复推演塔吊坐标、旋转半径与吊装路径的几何关系,最终制定出一套兼顾效率与安全的“最优解”,为项目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在22号楼施工电梯因肥槽未填陷入停滞,而二次结构又亟待推进时,他创造性地提出利用车库顶板与主楼地下室顶板之间的承重体系进行“跨越支撑,空中筑基”。通过反复试验和数据验证,这一方案最终获得各方认可。

陈佩始终坚信“省下的就是赚到的”,并将技术创效融入项目策划的每一个环节。土方开挖阶段,他发现主楼与车库基底存在1-2米高差,通过优化放线策略与开挖顺序,成功节省土方开挖量3000余方,降低外运成本51万元,同时还缓解了治污减霾压力。

在19号楼因考古延误面临工期压力时,他连夜编制铝模施工方案,精准调度前三栋拆模时间,与厂家协作确保铝模提前15天转场。他还将铝模应用拓展至梁板下挂、构造柱等十余项传统二次结构内容,实现主体阶段一次成型,节约成本超50万元。

面对行业常见的装配式叠合板接缝漏浆问题,陈佩用废弃钢筋边角料和零星木方自主研发了一种防漏浆加固构件,并在使用中融入快拆丝杆设计,最终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多个项目中推广应用,获得省市级创新奖项。

“施工现场是创新的沃土,每个问题都是等待破解的密码。只要愿意思考,总会在现场找到答案。”陈佩总结道。2023年7月,他担任东兆余安置项目DK3项目经理。从技术转向管理,他面临分包协调、进度统筹等多重压力。以技术思维破局,系统梳理流程、强化沟通、狠抓落实,他最终带领团队荣获集团“进步最快奖”,完成从技术尖兵到管理骨干的转变。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从“智多星”到项目经理,陈佩的岗位在变,但追求卓越、持续创新的精神始终未变。“技术创新的道路永无止境,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不仅是他的座右铭,也是陕建一建人不断超越、向上攀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