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中国网】陕投集团赵石畔煤电勇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排头兵
时间:2025-07-02
来源:陕投集团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电网对大型火力发电机组调峰能力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市场新形势,陕投集团下属陕西能源赵石畔煤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赵石畔煤电)聚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推动绿色低碳升级,多措并举提高机组安全运行水平,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赵石畔煤电是陕投集团按照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部署,担当“陕电外送”使命的大型能源企业,建设运营的赵石畔煤电一体化项目是陕西榆横至山东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通道的配置电源。项目一期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建设2×1000MW超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并配套年产600万吨煤矿。

精耕安全责任田,筑牢“零非停”根基

赵石畔煤电统筹发展和安全,抓牢抓细安全生产“国之大者”,推动党建与安全生产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公司党委强化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坚定贯彻能源保供工作决策部署,公司上下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逐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积极培育“知·行”安全文化,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建设,形成完善的安全标准体系,有效规范人员作业行为,培养良好工作习惯,提升安全技能水平。强化设备治理,形成“日常巡检+趋势分析+专业点检+精密诊断”四级设备防护链,深化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严密的“安全网格”。

赵石畔煤电连续多年保持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两台百万机组连续四年保持“零非停”。其中,2号机组自投产以来连续六年实现“零非停”,期间连续并网运行387天,刷新了由该公司1号机组保持的陕西省百万机组、华北电网特高压机组连续并网运行最长天数纪录。

激活管理新动能,融合“微观三治”赋能

赵石畔煤电积极践行陕投集团“微观三治”管理理念,持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规治”固本,严格落实“两票三制”,持续推进“三讲一落实”,将机组“防非停”任务作为创一流管理重点研究课题,编制《机组防非停责任清单》,针对滑停、热态启动细化关键技术措施,并落实在生产各个环节。“活治”强基,积极营造崇尚技术、尊重人才浓厚氛围,通过技术比武、演练、专业培训等,锻造高素质“生产铁军”,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实施“一参数一策略、一指标一方案”的精细化运行优化工程,通过燃烧调整优化、设备性能提升、能源梯级利用等专项行动,持续提升机组运行效率。“效治”提智,积极推进智慧电厂建设,部署无人机智慧自动巡检与AI识别系统,为智能巡检、远程操控、状态监测、安全管控赋能,探索“状态检修+计划检修”模式,提升消缺效率,降低缺陷复现率,多次顺利实现零差错启停机调峰工作,调峰收益同比大幅增长。

从2019年1号机组投产首年的“供电煤耗最优奖”“厂用电率最优奖”、2020年2号机组获“供电煤耗最优奖”和“AAAA级优胜机组”到2021年至2024年2号机组的“AAAAA级优胜机组”四连冠,赵石畔煤电实现了全国火电机组能效对标荣誉“大满贯”,成为大型煤电企业绿色转型的“领跑者”。

发挥创新引领力,打造煤电联融标杆

赵石畔煤电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升级的核心引擎,突出“科技创新”引领“高可靠性”与“行业标杆”地位。公司成立“技术攻坚队”,技术骨干带头解决锅炉结焦、#2汽轮机振动异常等技术难题,2024年以来,解决关键设备缺陷6项,助力圆满完成重要节日及政治活动保电任务。扎实开展QC活动,针对冬季间冷防冻逻辑、凝泵变频优化等二十余项技术难题开展自主攻关,生产系统员工“五小”创新成果,成功解决了生产一线技术难题,公司供电煤耗、厂用电率等核心指标连年稳居全国同类型机组前列,激活了提质增效新动能;同时,公司与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建立深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了强大创新合力。

近年来,赵石畔煤电累计完成13项重大科技项目、100余项技术改造,斩获45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项发明专利。依托煤电一体化全产业链协同优势,《煤电固废利用与充填开采综合技术创新》案例入选“2023年陕西科技创新优秀案例”,煤矿项目“5G赋能煤矿智能化生产”荣获第六届“绽放杯”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从强化安全生产,到探索管理赋能,再到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赵石畔煤电不断书写着百万机组“可靠性”的辉煌新篇章,积极为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基石、推动“双碳”目标落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