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能袁大滩矿业积极践行陕煤集团的“四种经营理念”,以“起步即冲刺”的昂扬姿态,通过机制优化、关键攻坚和考核激励三大举措,全面推动降本增效工作,为首季“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能袁大滩矿业以“经营管理提升年”为契机,精心织密成本管控网络。公司构建了“矿-部门-区队-班组”四级责任体系,将直接生产成本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10大成本项目和9个生产区队及具体岗位。通过修订《支护、建材管理办法》,并建立了材料领用电子台账,公司对“计划、审批、领用、回收、复用、考核”六大环节实施了严格把控,成功推动了材料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同时,公司还强化了预算刚性约束,定期召开经营分析会和材料管理分析会,根据动态情况调整管控措施,确保吨煤材料费、电力费等核心指标能够精准实现。
在降本增效的关键领域,中能袁大滩矿业创新实施了“131”全流程管控模式,并推行了“区队库房+井下现场”双线管控机制。公司严格把控物资的计划、领用和回收环节,通过优化支护设计,将顶部网片搭接长度缩短了20mm,显著减少了材料消耗。同时,公司还通过修旧利废和回收复用双向发力,创新改造废旧锚杆加工管路挂钩、围栏等配件,自主修复破碎机锤头等关键部件,并对井下闲置物资进行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累计创效超过百万元,实现了“废”物变“宝”的循环经济效应。
为激活提质增效的新动能,中能袁大滩矿业深化了“ABC”卡差异化考核,将成本管控与部门绩效、区队工资紧密挂钩,推行了“节奖超罚”的激励机制。公司对材料超支部门实行绩效扣减,对节约单位按比例奖励,并通过月度通报和专项督导压实责任。首季度,公司累计开展专项考核3次,整改问题11项,形成了“成本是抠出来的,效益是管出来的”全员共识。同时,公司薪酬分配向一线和技术岗位倾斜,有效激发了职工参与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实现了首季材料费用的月均结余。
截至3月中旬,中能袁大滩矿业的矿井原煤产量、成本控制等核心指标均超额完成了计划目标。公司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