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陕煤集团神渭管运公司以创建“世界一流管道输煤示范企业”为愿景,坚持国企改革导向,强化创新驱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行业价值引领作用。紧扣“八个聚焦”,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将改革发展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全方位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以深化改革成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生产运行 提升运营能力
围绕增产增效,优化创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营质量。聚焦生产过程管理,科学制定生产计划,细化运行负荷调整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工艺技术管理、不同工况工艺优化及工艺安全符合性评价,稳步释放产能,日输送原煤最高可达3.23万吨,单批次连续稳定运行超过244天,创历史纪录。修订完善《生产系统工艺操作规程》《生产系统原料及产品质量指标》等技术标准,探索高效经济运行模式,通过改造提浓工艺和水处理系统、开发离心液再利用等60余项技术提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实施蒲城站提浓车间隔膜泵出口管道、停用界头庙调压站重大工艺变更,确保工艺运行安全,为产能提升打好基础。积极推进“智慧管道”建设,开展数字智能管道专项技术攻关,以科技赋能生产运营。完成智能化工厂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行,“智能监控与长距离输煤管道多方位耦合应用关键技术”试点管道巡护应用,促进提升企业生产效益和安全保障水平。2024年公司累计输送原煤1007万吨,首次达到设计产能,为推进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和管道输煤行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科创机制 提升创新动能
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科技创新动能。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修订实施《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发布《管道输煤工程设计规范》团体标准,完成中国煤炭学会团体标准《长距离、中浓度管输煤浆的技术条件》报审,通过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认证,有力提升了行业话语权。紧盯行业前沿,积极申报科技创新进步奖项,“千万吨级超长距离绿色高效管道输煤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炭绿色管道输运及高效利用工业化成套技术”项目申报陕西省科技进步奖,“矿井水资源化应用于长距离管道输煤关键技术”项目荣获2024年度陕西石化科学技术一等奖,彰显了公司科技创新实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应用,构建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顺利通过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贯标认证,成为陕煤集团首批执行该国家标准并获得证书的企业。
聚焦资源配置 提升效益效率
规范项目管理,突出发展质量。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必要性和经济性,建立部门联动合规管理机制,紧抓项目进度和质量,水煤浆管道实验室、水煤浆添加剂项目集控室工程、华州区管线迁建项目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神木中水综合利用项目落地运行,通过优化蓄水池工程设计,节约项目投资6150.9万元。加强安全环保管理,全面启动NOSA安健环体系建设和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推进双重预防信息化系统建设,神渭安监系统上线运行,顺利通过“三体系”年度监督审核,组建管道本体应急救援队伍,强化管道故障应急处理能力,实现安全环保“双零”目标。强化重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合规管理办法》《风险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加强风险与合同管理,严格落实重大经营事项法律合规审查,开展合规风险与矛盾纠纷大排查,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加大成本管控与亏损企业治理,持续深化“四种经营理念”,召开公司党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治亏降本工作,推进落实25项治亏降本措施,建立33项成本过程管理量化指标体系,深挖细掘提质增效,全力降低生产运行成本,促进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聚焦价值创造 提升综合效能
聚焦管理效能提升,激发价值创造。完成公司“三定”改革,优化公司本部及所属单位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职数,机关部门数量由14个减少至10个,机关人员编制由89人压减到60人,中层管理人员职数由21人压减到15人,划分机关部门和所属单位职责范围,同步完成制度修订及业务流程优化,实现机制改善、管理优化和流程再造。聚焦品牌卓著,开展价值创造。制定《客户管理办法》《(煤质)商务纠纷管理办法》,提升用户服务品质,健全商务纠纷管控机制,不断拓展非电行业高端用户,持续增强“陕煤清洁煤”品牌影响力和管理运营能力。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价值创造。持续抓好公司“三支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人力资源优化,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员工业务技能水平,加强技能人才评价,培育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