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资研究
【延长石油】采气五厂技术引领 开辟“増气”新局面
时间:2025-09-24
来源:延长石油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这口井采用连续油管底封拖动压裂工艺,试气无阻48.01万方/天,日产量4.78万方,效果不错,已经为咱们站贡献1400多万的产量了!”9月10日,延长石油集团气田公司采气五厂延518采气大队两名职工在巡井过程中兴高采烈地聊着。

近年来,采气五厂始终秉持“技术引领发展,管理创造价值”的理念,将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作为气田高效开发的双轮驱动。通过推广应用连续油管底封拖动压裂工艺,该厂在子长东二期区块实现高效建产,以26口试气井建成1.5亿方年产能,超出预期0.5亿方,平均单井无阻流量达11.77万方/天,显著提升了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效益,为延安气田150亿方产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并由此获得延长石油集团效益类特殊贡献奖。

这项工艺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们在致密气储层改造技术、精细化地质导向和高效组织施工方面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少井高产’的建设目标,彰显了全厂在天然气高效开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攻坚,系统破解储层改造难题

面对子长东区域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薄层改造效益低等一系列技术挑战,采气五厂坚持创新引领,以地质工程一体化为思路,系统开展技术攻关。

该区域资源总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开发层位包括上古生界本溪组、山西组、石盒子组等多套储层。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叠置复杂,常规压裂工艺施工排量低、液体返排困难,易造成储层伤害,制约了产能释放。

针对以上难题,采气五厂引进并规模化应用连续油管底封拖动压裂工艺。该工艺集射孔、压裂、排液和生产于一体,具备机动性强、效率高、可带压作业、减少储层伤害等显著优势。通过优化选段、控液增砂、快速返排的施工思路,配合胍胶压裂液体系和CO?增能伴注技术,实现了“一段一策”的精细化压裂。

2023年以来,该厂组织实施26口井的压裂作业,封隔器坐封成功率达100%,压后返排效果显著。其中,子某井应用“连续油管底封分段拖动压裂+CO?增能伴注”工艺,实现一次排通,助排效果突出。

地质先行,一体化导向提升钻遇效果

在推广新工艺的同时,采气五厂强化地质研究对工程实施的引领作用。通过建立子长东三维地质模型软件平台和高精度区域模型,开展气田水分布规律系统分析,明确山西组山2段为主要产水层,水平井为产水主要井型,为井位优化和压裂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厂还创新组织模式,建立“地质部署—工程导向、前后方、甲乙方一体化”联合团队,大幅提高了钻遇率和施工效率。其中一处气井通过引进IPZIG近钻头方位伽马成像工具,实现水平段长和含气砂岩段长双项区域最高指标。通过4轮次井位动态优化,平均单井钻遇气层16.2米,优于预期井数8口,基本吻合11口。水平井调整后预计EUR提升3317万方,为后期高效压裂和长期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管理协同,构建三元驱动机制

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采气五厂注重管理优化与组织协同,构建了一套“地质研究+工程技术+组织管理”三元驱动的高效开发模式。

该厂建立风险预判与动态决策机制,定期开展地质—工程—经济一体化评估,制定针对性开发预案;强化跨部门、跨专业协同,组建地质、钻井、压裂、采气多专业联合攻坚小组,实现快速响应和异常处理;推进标准化施工和专业化培训,提升全员技能水平,确保操作精准执行。

此外,该厂还积极推进数字化管理升级,引入三维地质建模、近钻头成像、压裂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系统,构建“预测性决策+精准调控”生产管理模式,实现储层预测、裂缝模拟和参数动态优化,有效降低开发风险,提高施工成功率。

站在收官“十四五”、开启“十五五”的新起点,延长石油集团采气五厂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绿色高效的发展理念,以工艺技术升级和智能气田建设为主线,持续深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和精细化管理创新,努力实现天然气开发效益与效率的协同突破,为企业打造200亿方产能目标不断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