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镁渣基流态固化土技术,该技术以工程渣土、工业固废等固废资源及水为主要原料,让“废料”摇身变为具备自密实,高流动性、快速固化、优异抗渗性与良好承载力的新型工程回填材料,相较于传统回填方法,该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以上
节约工期50%以上,同条件下,施工成本优于水泥土、泡沫混凝土和灰土基本持平,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更能解决深窄基坑地下管廊等复杂场景的回填难题,从源头规避工程沉陷、渗漏等质量隐患,该技术高效转化科研成果为工程应用,通过全链条服务赋能多领域,成为绿色发展标杆,强力推动行业变革。
该技术由工业废渣资源化研究与应用事业部研发团队历时多年攻坚克难,攻克了镁渣水化困难等技术难点,形成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目前,团队已斩获10项授权发明专利,研发出镁渣基固化剂等多款产品及上百套核心配方,主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硅热法镁渣基土壤固化剂应用技术规程》,牢牢掌握行业标准话语权。从实验室的配方优化到生产线的稳定输出,从技术研发到标准制定,构建起“研发-标准-产业”三位一体的创新闭环,为技术产业化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在实践应用中,镁渣基流态固化土技术已成为赋能重点工程、提升基建品质的“利器”,打造了“从工业固废原料到固化剂成品,从现场生产到工程分包”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将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肥槽、市政管线、老旧人防工程等领域的回填。
在西安国际港务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公铁快线项目中,该技术吸引 200 余名行业人士观摩学习,成为技术推广的标杆案例;在建国路人防工程回填项目中,3000多方镁渣基流态固化土通过罐装运输高效完成施工,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三兆村保回迁项目DK1肥槽回填,节约工期50%,为项目的按期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通济坊市政管道改造项目成功进行了试点应用,不仅质量得到了保障,同时节约了工期减少了扰民;福安永泰中心项目10000余方肥槽回填正在进行。该技术的成功实施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截至目前,已落地7个项目,意向项目10余个,20余个项目正在洽谈中,技术推广势头迅猛。
与传统回填技术相比,镁渣基流态固化土技术的综合优势明显。在施工效率上,无需分层压实,可实现自密实无死角填充,甚至水下施工,大幅节约工期;在工程质量上,抗渗系数达 10-5cm/s~10-7cm/s,有效阻断渗水隐患;在经济成本上,现场可减少肥槽开挖宽度、省去外墙防水保护层等工序,进一步降低造价;在环保效益上,工业固废和工程弃土利用率大幅提升,水泥等非绿色材料使用量减少90%,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