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投集团所属冯家塔矿业公司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结合省委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发扬“创新求实,团结奉献”的企业精神,全力构建干部与职工同心、安全与效益同行、管理与生产同频的良性发展生态,加速向全国一流“安全高效、绿色智能、人文幸福”煤炭标杆企业迈进,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
强化安全管理 确保平稳运行 。深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冯家塔矿业公司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五位一体"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12569”安全管理模式,扎实开展“六个深入”活动,推动安全管理实现质的提升。坚持"把隐患当事故对待"的原则,构建“辨识-评估-管控-预警-整改-验收”全链条闭环机制,将双重预防体系融入安全生产全过程。创新安全文化宣教形式,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抓手,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链工宝安全隐患我查找”网络知识答题、“小红书安全训练营”查找身边隐患等活动;制作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应急救援知识、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多方面主题宣传展板,生动形象地向职工传递安全生产理念和知识要点,让职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安全知识。强化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持续深化反“三违”行动,对现场不安全行为、事故隐患、规章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进行严格监督,以强有力的倒逼机制,促使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安全管理的效能与质量显著提升。开展特色安全教育活动,创新开展“每周安全双训”“每月一考”区队长安全授课活动“班组情景模拟对抗赛”,“应急演练”等特色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互动式、体验式培训模式,让职工从“被动式提醒”的旁观者,转变为“沉浸式体验”的参与者。全面营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提升职工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护网”,切实增强职工安全防范能力,夯实安全生产思想防线,公司上半年原煤、商品煤均超时序进度,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级安全高效煤矿”荣誉称号。
推进改革创新 增强发展动力。优化管理,擘画发展蓝图,立足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战略前瞻性思维高标准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锚定“利润中心、生产中心、效能中心”三位一体核心定位,纵深推进一流企业创建与文化体系升级工程,全面营造“典型引领、比学赶超”的卓越生态。人才强企,激活发展动能,深度融入集团“6个1”人才集群优培工程,创新构建“精选、细育、严管、重用”四位一体的“5553”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锻造了一支主动作为、锐意进取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员干事创业热情高涨,形成了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生动局面。合规筑基,提升治理效能,系统开展制度“立改释废”专项工程,全面优化280项现行制度,构建起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基石。文化铸魂,凝聚奋进力量,匠心打造与集团文化一脉相承的“攀登者”文化品牌,以文化软实力赋能发展硬支撑,使之成为凝聚全员共识的精神旗帜和增进民生福祉的价值纽带。精益生产,创效成果丰硕,创新实施能源保供“全流程优化”方案,通过强化现场精细管理、推行设备预防性检修及“错峰”维护机制,实现“采掘机运通”高效协同,矿井5月原煤和商品煤产量双双刷新历史纪录。突破复杂地质条件技术瓶颈,掘进一队荣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安全高效煤矿千米掘进队”称号。首创“双工作面同步作业”新模式,通过工艺创新和顶板精准管控,在3204综采面安装与3403综采面回撤中实现降本20余万元 。
精细成本管控 提高经营效益。严格制度管理,以《2025年成本管理实施方案》为指引,科学制定年度成本管控目标,系统规划精细化成本管理策略,强化费用考核刚性约束,完善绩效激励与问责机制,推动各职能部门立足本职、深挖潜力,全方位推进降本增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严管生产流程,对业务全流程深入梳理,精准定位成本高、效率低的环节,结合“采掘机运通选”各环节分类制定降本增效策略,通过运营价值链分析法,锁定7个高成本低效率环节,并制定针对性降本增效措施,自实施以来,降本节支约420万元;严控成本管理,优化生产创效,结合矿井地质条件,坚持超前思维,综合考虑生产任务、设备状况、人员配置、构造影响,统筹优化生产设计,掘进管理,劳动组织,推动形成更加优良、科学的生产布局,降低投入、释放产能。公司原煤产量、商品煤产量、掘进进尺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原煤成本较预算指标降低14.59元/吨。严抓废旧革新,通过“交旧领新”“领用签单”等措施,提高物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大材料回收复用力度、修旧利废力度、旧物改造力度,充分挖掘协同降本增效空间,实现了降本与增效双赢,设备材料投入降低5%。严促创新创效,以全员创新工作为载体,依托“金领”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电气实训室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培育“技术能手”和劳模工匠。聚焦解决生产经营难题,积极推动重点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上半年,收集技术创新、工器具革新及精优作业法等创新成果69项,获奖项目3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超100余万元,为公司实现创新发展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