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资研究
【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所属榆林新材料集团研发中心干部职工作风能力“双提升”工作纪实
时间:2025-07-17
来源:陕西有色金属集团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夏日的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所属榆林新材料集团研发中心中试车间里,机器嘶鸣,热浪滚滚。蓝色工装的身影在机械制粒产线各关键环节间穿梭,工程技术人员手持记录板核对数据,技能操作人员紧盯仪表调整参数——自研发中心中试粉体车间全面进入联动试运转以来,这个由技术骨干与一线操作能手组成的中试车间班组,始终以“党员+骨干”的攻坚阵型冲在生产第一线。在榆林新材料集团研发中心召开能力提升与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部署大会后,中试车间班组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将作风能力“双提升”承诺化为日常行动,用实干担当为产线稳定运行注入强劲动力。

作风建设铸魂:一线是最好的“练兵场”

作风硬不硬,一线见真章。面对机械制粒产线快速形成生产力、雾化制粉产线尽早稳定运行的双重挑战,该班组以“全员跟产、问题不过夜”为准则:班上,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在生产现场记录每一组运行数据;班后,班组针对每次试产出现的工艺及设备稳定性问题展开研讨。“产线早一天稳定,车间就能早一天为公司创造效益。”这是班组例会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连续两个月的攻坚中,工服被汗水浸透又晾干的印记、口罩上落着的银灰色铝屑,成了班组的“奋斗勋章”。

能力提升赋能:把“难题”变成“成果”

作风是保障,能力是底气。班组抓住产线调试与现场培训的机会,向设备方工程师学习设备运行、参数设置原理及故障排查处置。如今,班组里既能讲清设备运行原理、又能上手排查故障的“多面手”占比已超50%。

在机械制粒产线调试中,班组全员参与高品质球形铝颗粒工艺技术开发:技术人员牵头设计刀辊转速、进给速度等参数实验方案,操作人员轮班记录实验数据,通过20余轮次试验,成功将粒度偏差率从初始的25%降低至10%以内。

针对雾化制粉产线新换装的离心雾化工艺模块,班组以“五步破题法”为攻坚利器,向超高速离心盘在高温熔体冲击下的动平衡控制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发起冲锋。班组联合设备方工程师,通过实时跟踪采集离心盘振动数据、组织技术会诊、迭代优化方案,最终锁定离心盘动平衡补偿精度、熔体浇注温度等核心控制参数。目前,工装优化方案已进入带料调试阶段,若调试成功,将实现离心雾化工艺在超高速、高温环境下的稳定运行,使产品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望填补国内高端金属粉末离心雾化制备技术空白。

实干见实效:用“稳定产线”实现“产能提升”

生产线调试最难的是“从0到1”,但更重要的是“从1到100”。如今,在班组的共同努力下,机械制粒产线产能提升了约700公斤/班。

从“攻坚突击”到“产线守护”,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研发中心中试车间班组工作纪实,是研发中心“作风建设强根基、能力提升促发展”的生动注脚。当这种实干精神在班组扎根,每一位职工自我提升的内驱力被充分激发,研发中心的创新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