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资研究
【陕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深化改革激活力 提速转化促发展 全面发挥科改示范企业“标杆”领航作用
时间:2025-06-23
来源:陕煤集团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陕煤集团技术研究院自2011年成立以来,坚持聚焦主业开展科技创新、坚持成果转化筑牢发展防线,特别是2022年入围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以来,紧抓“科改”政策机遇,不断创新改革举措、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改革效益充分凸显,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突破6亿元、2024年提升至8.66亿元,并获评科改示范“标杆”企业。

一、蓄力深化改革,重塑创新定位

(一)全面调整功能定位,明晰创新发展路径

立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从侧重研发转向研发与经营并重,确立“科技服务型经营企业”发展定位,自 2024 年下半年起,对所属各研究所、项目部和事业部实施经营化改革,构建以应用创新为主、重成果转化与经营效益的全新发展模式。技术上通过自主与合作研发相结合,对技术成果进行许可、转让、作价入股等;产品上以自建产线或委托加工等方式实现产品规模化生产与销售;服务上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供受托研发、检测、咨询等增值服务;战略上依据集团产业需求整合优势资源开展有偿委托研发,全力推动研发与产业一体化发展。

(二)全面优化体制机制,助力创新成果转化

1.优化制度体系:以“三定”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制度体系优化。一是系统打造“一级基本制度、二级管理办法、三级实施细则”的核心治理制度体系,对现行制度系统查漏补缺,制定优化方案,统筹“立改废释”,夯实制度保障;二是完善合规管理机制,新设审计风控部,成立内部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审计整改管理办法》《内部审计工作规范》等,健全合规体系;三是突出市场化导向,通过领导包抓亏损治理和内部协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等制度,配套“业绩考核+综合测评”双轨考核机制,连续三年管理人员竞聘上岗率超60%、轮岗交流累计29人、不胜任退出累计7人。

2.创新考核机制:强化业绩考核与经营指标、贡献大小深度挂钩。一是总部各部门根据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制定详细任务分解图,明确节点和责任人,实施挂图作战,按表推进,分管领导督查推进,确保任务有效执行,以灵活高效、动态协同的公司治理机制保障管理效能提升;二是构建以“两利六率”为核心的经营考核指标体系,将销售回款率和逾期应收账款清欠纳入考核,对标行业水平,合理设置考核指标,科学评价企业创新发展质量;三是建立业绩与薪酬紧密挂钩的差异化分配机制,规范津补贴管理,调整薪酬固浮比为4:6,树立“收入靠贡献、进步靠业绩”的导向,为科技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筑牢经营管理新防线。

3.重构激励体系:紧扣“科改”利好政策,落实中省要求,灵活运用多元激励工具。一是制定《经营对赌激励实施办法》,突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激励约束导向,启动实施经营对赌激励,构建管理层与企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二是所属多家单位入选陕西省属重点科技型企业,制定《超额利润分享方案》,根据项目公司利润指标完成情况差异化设置分享额度,最大比例可达30%,激励差距可达6倍,促进收入向盈利单位、业绩突出人员倾斜;三是率先借鉴央企跟投经验,以“金属复合材料项目”为试点单位,建立由上级决策成员与项目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的股权跟投机制,53名员工持有项目公司15.75%股权,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项目公司在实施股权跟投一年后完成首轮融资,公司增值溢价1.6倍,激励成效显著。

二、厚植经营理念,提速成果转化

(一)以“四种经营理念”引领创新培育

一是思想上强化市场意识,深入贯彻“四种经营理念”,开展超 20 场 “小喇叭”“大讨论” 活动,扭转全员观念,确立自负盈亏企业属性,树立“人人都是销售员,人人都是宣传员”的工作导向;二是管理上向经营侧重,制定研究院经营化改革及五年自平衡方案,对具备市场化推广的项目和服务,依市场定价,推动管理向经营转型;三是研发上向市场看齐,坚持“市场需求为纲”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依托“顷刻”储能电芯、“泾久”电池材料、“双采”“科塞敷coalsev”矿用材料、“纳诺安盾”纳米产品5大自主品牌,43 项省部级奖项及近 400 件专利,精准对接内外需求,以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成果转化效能,驱动高质量发展。

(二)以“多元模式途径”加速成果转化

一是统筹推进产权结构调整,实现分析检测中心公司化运营,设立3个模拟法人事业部,通过技术许可、作价出资等方式加快洗油提取高值化合物、POR等成果快速转化;二是协同开展“千人智库”建设,集聚集团内外重点领域983名专家,举办8场专题讲座,搭建科创资源交流平台,促进四链深度融合;三是主动靠前服务集团产业一线,分批选派30名研发骨干下沉集团15家子公司,挖掘23项技术需求,与4家单位建立合作,解决10余项技术问题,构建了产技“同题共答”的良性局面;四是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方式,结合成果特点,强化内部协同,与蒲洁能化开展 POR 技术转化及“聚乙烯蜡”中试,联动外部资本,新型金属复合材料融资超 1.3 亿元,“洗油提取”“生物质基炭材料” 等项目陆续落地转化。

陕煤集团技术研究院将充分发挥科改示范“标杆”领航作用,坚持改革与创新双轮驱动,聚焦主业强化市场导向,以“专业创新+协同创效”模式聚合内外资源,构建“源头创新-产品开发-场景应用-市场推广”全链条转化机制,培育新质生产力,建立经济指标统领、技术指标支撑的科研评价体系,实施效益效率双维绩效管理,通过机制革新拓展“一企”模式内涵,加速构建科技服务型经营企业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