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集团榆北中能公司以“九链九增”经营管理体系为核心,以周期管控、数智赋能、全员创新为抓手,推进“四种经营理念”落地见效,交出一份降本增效的亮眼答卷。截至目前,创造经济效益较去年同期提升3%以上。
周期管控深挖降本增效潜力
深化“九链九增”经营管理体系与“四种经营理念”结合,织密周期管控网络,通过穿透式管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推动企业价值重塑“升级”。聚焦物料申报、领用、使用、回收全链条动态管控,通过压降库存采购模式,形成代储寄售模式,井口物资超市代储寄售规模同比增加82.3%,物资库存下降40%以上。
在能耗管理上,结合矿井水处理系统的产水指标,对供水管路及水处理系统实施全面革新,将水源切换为矿井水预处理产水,实现分质分用,节约矿井水深度处理费用15%。在煤质洗选中引入重介质浅槽分选技术,提高分选精度和回收率,采取“块煤回洗”“煤泥回参”“入仓块煤分流”等措施,达到提质增效目标,一季度实现增收50余万元。
数智赋能打造高效生产引擎
该公司以智能化系统为引擎,全面发挥智能化建设成果优势,通过全流程技术革新实现降本增效新突破,实现单产提升20%,单进850米新纪录。
自主创新“动态支护+智能截割”模式,深度融合掘支平行作业技术,采用多维度空间支护方案和自适应截割控制算法,使得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万吨掘进率突破性降低30%。在122盘区设计优化中,通过超前地质探测与三维建模技术,精准优化井巷布局,减少岩巷工程量4000米以上,矿井智能化产能占比超95%,全员工效达万吨。
全员创新激活一线创效基因
在榆北中能公司,降本增效早已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全员参与的“创意大赛”。2025年,公司通过“五小创新”竞赛、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全面培养“一岗多能”复合型人才,将降本增效融入生产经营全链条。
在选运队,职工将废旧托辊拆解重组,这项“蚂蚁搬家”式创新已累计修复设备百余件,维修成本同比降低了25%;通风队自行设计加工了水沟清淤装置等10余项工器具,节约采购、用工成本20余万元;机修厂利用废旧材料自主加工的储油罐,净化率达83%,全年预计节约成本2万余元。开展班组竞赛,将备件领用、定额申报等纳入考核,实行“节奖超罚”机制,实现首季材料费用月均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