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榆林全市迎来沙尘天气,局地阵风达8级以上。狂风裹挟着春日的雪花在榆能化厂区肆虐。以往每逢这种极端天气,电缆运维人员总是忧心忡忡,生怕电缆故障影响生产。但这一次,情况截然不同——电缆监测系统化身24小时在线的“超级管家”,实时反馈监测状态。当一段电缆温度异常时,系统立即发出预警。电缆运维人员根据提示迅速定位并处理问题,保障了电缆正常运行。
这款在榆能化大显身手的电缆监测系统,主要得益于该公司《基于TRIZ方法解决35kV单芯电缆监测技术难题》项目成果。该项目在2024年度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也因此获得集团公司特殊贡献奖。
从事后补救到事前预防
“自在线监测系统投入运行以来,我们从单一离散监测升级为多数据融合集中监测,实现实时监控电缆的运行状态。”榆能化电仪总变技术人员纪喜园在总结交流时说道,“好比原来是一个人盯着一个小窗口看,现在变成一群人守着一个大显示屏动态追踪,更能及时响应异常情况,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这种创新将电缆运维从传统的事后补救完善,转变成事前预防,就像给电缆穿上了一层智能‘防护服’,能提前预防事故发生,极大地减轻人工运维负担,提升运维效率,提高响应速度。”该公司总变负责人白鹏飞补充道,“榆能化生产规模体量大、配套电力电缆传输线路长、运行负荷大,我们必须不断优化技术手段,对电缆的关键数据进行精确监测和深入分析,这是把控关键技术指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基础。”
这些日常交流的背后,是基层技术人员利用科技创新对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精益求精,更是对技术赋能生产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不懈追求。
创新方法打破定势思维
作为榆能化公司总变电站与各生产装置之间电能传输的主要路径,35kV电缆就像是总变电站和各个生产装置之间的“电力高速公路”,其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生产装置的效能。近年来,该公司集思广益,对35kV单芯电缆的监测采用了多种手段,但重要环节取值点多、数据分析时间久、故障点捕捉不及时等难点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直都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卡脖子”难题。
“必须用创新方法打破定势思维。”白鹏飞介绍,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他们摒弃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服务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角度出发,成立了一个课题组,专门针对这些技术瓶颈想办法、做测试。团队分析总结当前现状,提出首要任务是根据技术系统列出电缆监测系统的组件列表,理清技术系统的组织结构,从而建立监测系统功能的模型图,明确各组件间的相互关系,深入分析监测功能实现过程中的存在不足、过度和有害作用,转移技术系统中主要矛盾,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这项成果的重点在于如何建立模型。”课题组成员纪喜园说。技术人员通过功能导向和科学效用库,寻找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来实现所需的功能,找到功能实现过程中的矛盾,并结合日常运维过程中暴露出人工监测不及时、数据分析整合时间久、故障无反馈通道等关键问题,逐步建立改善与恶化参数的矛盾模型,进而得出发明原理。最后根据推荐的发明原理,结合因果链分析和超效应分析,将发明原理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多种解题方案,再从可靠性、成本、缺陷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最优求解方案。
“这项成果的实施,还离不开对创新思维方法的灵活应用。”课题组成员张荣荣介绍说,针对探究出的末端原因,就像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一样,灵活运用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物场模型、小人法模型等多种方法,形成完整的电缆监测系统。根据系统的提示,运维人员以实时在线监测代替人工监测,根据电缆评估预警及时对一些潜在故障隐患进行技术处理,达到在线评估智能预警,系统集数据采集和对比分析高效、精准、全方位、故障自动预警一体化,形成了创新运维管理模式。
电缆监测管理成效显著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一年多时间的攻坚克难,榆能化公司白鹏飞、纪喜园、张荣荣团队申报的《基于TRIZ方法解决35kV单芯电缆监测技术难题》,最终在2024年度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他们没有沉浸在荣誉和光环中,而是继续聚焦创新思维、在解决生产运行中关键问题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定的步伐。
如今,这项技术成果正在榆能化公司全面开花结果,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项目通过减少电缆故障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显著降低了电缆的检维修费用,并提升了电能指标,综合效益达310余万元。
电仪总变的创新模式和取得的荣誉,是榆能化公司注重全员创新、尊重群众首创、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公司坚持贯彻落实延长石油科技创新战略,不断培育和发展优秀科技创新项目,建立常态化科技创新活动评审机制,积极开展各类科技活动,不断增强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大力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获得授权专利183项,发表科技论文550篇,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5项、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37项、陕西石化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3人、省企“三新三小”创新竞赛38项、省企“创新达人”7人、榆林市科学技术奖1项、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22项、靖边县优秀科技工作者5人。
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未来,延长石油集团榆能化公司将继续积极搭建更广阔的创新平台,持续引导一线技术人员掌握和运用创新理论、方法和工具,不断提高企业创新成果质量水平,将创新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