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煤集团所属建设集团紧紧扭住“人”这一关键要素,深化国企改革“三板斧”,蹚出“三项制度”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的“双赢之路”,为公司争当中国煤炭建设行业排头兵提供强大推动力。
第一斧:构建“能者上、优者胜、劣者汰”的用人格局。
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拓宽人才选拔渠道,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从7月底发布公开竞聘公告至8月下旬公开竞聘结果,全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20天的比拼、13个岗位的竞争、60人的较量,吹响了年轻干部“有为就有位”的竞争上岗“冲锋号”,激活了人才“沉淀层”,有效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截至9月底,市场化引进的17人6人晋升职级,极大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狠抓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调整了21家单位的23名党政主要负责人,提拔交流中层干部20人,其中11人通过公开竞聘上岗,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梯次结构和年龄结构,年轻干部同比提升12.11%,53名80后、90后进入二级单位班子,33名“85后”成为了中层干部队伍的主力。
第二斧:强化“高目标、强激励、硬约束”的考核机制。
立足“十四五”“1521”发展战略目标,全面激活“以岗选人、人适其岗、人岗匹配”的选人用人机制,扎实用好用活“三项机制”,在持续做好奖励激励、容错纠错的同时,推动中层干部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落实。在开展2023年度干部考核评价时,对在准高级管理人员中排序为末位的1名同志、在全体中层正职中排序为最后3名的同志、在全体中层副职中排序为最后5名的同志,主要领导分别逐人进行提醒谈话,并作职务调整、免职待岗处理。同时,对连续两年位列最后一名的准高级管理人员,扣减其上年绩效年薪的20%。对在本次考核中所在序列排名为末位的1名中层正职、位列最后两名的中层副职,扣减其上年绩效年薪的10%,各级管理人员“能下、能出、能减”成为新常态,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
第三斧:落实“清晰化、精细化、科学化”的改革举措。
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特点,锚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目标,在全集团范围内大力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机制,推行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通过三年行动改革实践,所属各级企业全面实施了“一企一策”“一人一表”差异化考核,量化指标占比超过92.6%;分层分类建立了差异化薪酬弹性机制,经理层年薪差异值达到5.79倍,最低维持在基本年薪水平。所属11家子公司“同频共振”研究制定《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方案》及《岗位说明书》《权责清单》《聘任协议》《经营业绩责任书(年度和任期)》《经理层成员目标考核评价办法》等相关附件。同时,敢闯敢试,拓展改革范围,在所属13家分公司中同步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签约覆盖率100%,全面提升管理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