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岭,莽莽苍苍;滔滔黄河,碧波翻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求全党全国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陕西发起成立全国首家省属国有环保企业。2015年3月12日,陕西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运营以来,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陕西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转型”职责使命为己任,全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彰显国有资本的示范带动作用,建成了一批解难题、惠民生、美三秦的高质量项目,推动形成全省环保产业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发展。
紧跟全省“双碳”工作需求,全面融入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秦岭生态保护
陕西环保集团科技治霾智慧环保平台
“蓝天保卫战”——守三秦大地一抹蓝天。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策略,累计投入6亿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项目,从源头控制污染因子,加强资源回收利用,有效降低大气污染。承担全省数十家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运维工作;拥有西北地区技术最强、资质最全的一流环保咨询队伍与环评机构,环评业绩“双过亿”;建成西北首个二噁英类第三方实验室,同时具备16大类540项1776个参数的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运营商洛、麟游低热值煤发电工程烟气环保岛项目;建成油田伴生气回收站点27个,日回收甲烷20吨。从“除霾塔”到科技治霾智慧环保平台,近8年来,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17万吨,进一步彰显了陕西环保集团守护美丽蓝天的决心和信心。
陕西环保集团商丹园区污水处理厂
“碧水保卫战”——守三秦大地一汪碧水。承担全省河流断面地表水及水源地自动监测站的建设运维工作。围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建设运营污水处理项目80余个,累计处理生活污水6亿吨,处理工业污水2675万吨。针对镇、村人口居住分散、污水难以收集处理的困境,积极推广人工快渗、垂直流迷宫、净化槽等工艺,形成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得起、用得起、维护得起”的良好局面。白鹿原水生态中心、商丹园区污水处理厂、蟠龙新区污水处理厂将厂区深“藏”地下,将地上打造成为城市公园,成为有别于传统类型的花园式环保生态污水处理厂。榆林煤矿矿井水综合处置项目和长武亭南矿井水综合处置项目,解决了煤炭开采过程中工业废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难题,并对处理后的工业污水进行回收利用,解决工业集中区的企业用水问题,实现“变废为宝”。
陕西环保集团关中固废处置中心
“净土保卫战”——守三秦大地一捧净土。在蒲城、榆林、礼泉、铜川建成综合性危废和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将全省综合危废处置能力从原有每年不到1万吨提升至40万吨,一般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扩大到214万吨,服务产废企业1100家,有效降低了土壤环境污染风险。位于蒲城的关中固废处置中心作为西北地区危废处置资质最全、处置能力最强、资源化利用程度最高、技术最先进、环保控制指标最严格的综合性危废处置中心,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围绕全省产业发展特点布局产业,采用“隧道炉热解法”污油泥处置技术等,全力破解油田开采中污油泥处置难题。将传统的洗煤工艺进行改进升级后与国内最先进的隧道窑制砖工艺有机融合,建成全省首家采用该工艺对煤泥煤矸石进行综合处置利用的项目,有力降低了污油泥、煤泥煤矸石等废弃物二次污染风险,保障了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产业集群项目落地三秦。
同时盘活资源,将“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资源,将绿色资源变为“真金白银”。针对全省生活污泥处置难题,建设商州有机固废处置中心项目,引进国内外先进工艺设备和菌种培育技术,日处理有机固废680吨,年可消纳有机固废22万吨,年产有机营养土10万吨,有效解决城乡废弃物面源污染问题。大荔生物质发电项目集中处置关中地区的果树林木、秸秆,在上网发电的同时,提供清洁热源、工业蒸汽,达到“趋利避害、循环利用”。榆林生活垃圾发电项目破解生活垃圾处置难题,规划处理生活垃圾量1300t/d、污泥100t/d、渗滤液195m³/d,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陕西环保集团商州有机固废处置中心
争当“秦岭生态卫士”——守巍巍秦岭青山。累计投资10.3亿元,在地处秦岭腹地的商洛全域、安康及西安有关县(区)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50余个,开展秦岭生态修复,有效减轻了秦岭生态屏障的面源污染。
加速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秦创原环保科技创新驱动平台
将秦创原陕西环保集团创新中心建设作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平台,从构建省生态环境众创空间创新链条到建设蓝天保卫战产业链,从构建碳中和产业链到打造乡村振兴产业链,全力打造全省首个环保类专业化众创空间。研发出应用于复杂水域情况下的应急监测救援“虎鲨智能无人船”;成立“陕西碳排放权服务中心”、搭建科技治霾联防联控专家工作站、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努力为攻克“双碳”目标下,陕西省环保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卡脖子”问题提供技术突破口。集团下属三秦环保股份公司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荣获国务院国企改革办“双百企业”年度评估优秀等次。
走进新时代,奋斗向未来。近8年来,陕西环保集团累计完成投资81亿元,吸引带动社会资本33亿元参与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营收146亿元、利润6.69亿元、资产规模112.18亿元的成绩。2021年度,集团的投资、营收、利润、纳税,分别位列32户省属企业的13、20、14、15位,净资产收益率高居第7,营收利润率达到5.4%,超过了省属企业平均水平,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逐步成为陕西省国资国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陕西环保集团榆林煤矿矿井水综合处置项目
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批批项目落地推进,一项项“卡脖子”难题不断破解……近8年来,陕西环保集团助力减排二氧化硫90.51万吨、氮氧化物3.10万吨、烟粉尘914.52万吨、挥发性有机物16.88万吨;处理生活污水6亿吨、工业污水2675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34.76万吨、氨氮4.8万吨;无害化处置一般固废1214.73万吨、危险废物66.78万吨;资源化综合利用一般固废104.97万吨;修复矿山8.57万平方米、复垦土地11.9万平方米、治理河道50万平方米、公益绿化18.87万平方米,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成为陕西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
初心如磐,笔力无限绘蓝图;责任在肩,奋斗有迹美三秦。陕西环保集团将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环保为民、产业报国”企业宗旨,向着“打造中国环保产业领军企业”的宏伟目标,不断在挑战中革弊求新,在机遇中创新突破,以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时不我待的干劲和冲劲,久久为功的定力和恒心,在追赶超越中书写恢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