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18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二系列DMO精馏(以下简称:DMO精馏Ⅱ)装置实现全流程“黑屏操作”,成为公司首套突破人工干预依赖的煤制草酸二甲酯智能装置,目前已连续稳定运行超35天。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煤化工行业从“人盯屏”的传统模式,迈入“掌局者”的智能闭环新阶段。
精准调控提指标
黑屏操作技术依托先进的评估分析算法、整定算法和软件技术架构,耦合多变量模型辨识、预测控制与智能软测量技术,融合工艺参数的秒级监测与PID参数智能优化算法,构建起“感知-决策-执行”的全自动控制体系。通过机理模型与实时数据动态耦合,装置波动范围缩小40%,自控率、平稳率均稳定在99%以上,人工干预量较传统模式下降80%。
破解瓶颈提效率
作为国家煤炭清洁转化示范工程的核心装置,DMO精馏Ⅱ系列实现“黑屏操作”,不仅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更从根本上攻克了煤化工领域“高危场景依赖人工”的行业瓶颈。其搭载的安全仪表系统与智能联锁逻辑,将异常响应速度精准提升至秒级水准,安全冗余度实现50%的跨越式增长,为煤化工装置的安全高效运行构筑起智能化的坚固防线,彰显了榆林化学公司在智能化升级进程中的标杆性突破。
黑屏智控提范式
“黑屏不是无监管,而是监管维度的升级。”乙二醇工厂副主任工程师温艳梅表示,当前DMO精馏Ⅱ系列通过智能系统实现全流程动态监测,关键参数实时预警、异常工况自动处置,运行状态持续稳定可控,人工仅需聚焦系统优化与应急决策等核心环节。下一步,榆林化学将深挖全厂关键装置未投用自控回路原因,推动全厂自控率提升至95%,助力多套装置实现黑屏操作,真正实现装置“安、稳、长、满、环、优”运行。该技术将为后续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提供可复制的智能化范式,推动煤化工向“数据驱动”的绿色制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