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以来,秦川集团高精传动公司认真落实集团“冲刺三季度 决胜下半年”要求,吹响“百日质量严管”活动号角。公司生产车间根据工序划分,从清洗、装配、测试、包装工序中突出重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改善,助推产品质量再上新台阶、经营业绩再创新高度。
清洗工序再优化。一是操作规范优化。明确每个清洗环节的具体操作,如针对不同机型,清洗机温度调整到多少度,选用哪种清洗剂进行深度清洁,精确规定清洗剂的浓度、温度和清洗时间。二是规范清洗。制定统一的零件框摆放数量动作标准,避免因数量过多导致“翻车”,零件过大摆放不当导致零件损伤,特别是对于一些细小的孔洞,要使用专用的工具进行清理后再进入清洗机。三是强化清洗工序业务技能。学会判别零件是否加工完毕,是否符合装配要求,由于磕碰、毛刺、砂眼等影响装配进度的零部件,为下道工序扫清障碍,提升进度。四是设备管理提升。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清洗机、烘干机等设备进行清洁、润滑、校准等维护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例如,每周对清洗机的磁棒进行清理,防止失效,每周对清洗槽内的水进行更换,保证零件洁净度。
装配工序再强化。一是操作规范优化。在分序装配中及时协调优化各项资源,以老带新、以快带慢,充分发挥每名员工特长,争取发装、领料、装配能够一气呵成,对于缺件的物料制作《缺件看板》,每日刷新,专人负责。二是质量控制强化。加强装配过程检验,在装配的关键环节设置组长组员自检点,如发装型号确认、跨棒距配比关系确认、关键工序专人负责、行星齿轮检查和收尾工作专人负责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在装配完成后,符合设计要求。三是开展装配质量互检。鼓励装配人员之间进行相互检查,发现对方操作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提高装配质量的稳定性。四是强化人员培训。定期对装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包括装配工艺、零件识别、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例如,邀请质管、现场施工员进行培训,或者组织内部的技术交流活动。五是进行质量意识教育。通过售后机故障分析、质量事故还原等方式,增强装配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装配规范。
测试工序再细化。一是操作规范细化。明确测试的顺序、方法和标准,确保测试过程科学、合理。比如先进行间隙检查,然后是空载测试,检查减速器的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噪音;必要时候可以进行负载测试,逐步增加测试项目,观察减速器的性能变化。二是测试数据细化。要求测试人员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转速、扭矩、声音等,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质量评估。记录要准确、清晰,包括测试时间、测试人员、测试设备等信息。三是质量控制细化。制定严格的测试合格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减速器,要进行分析和整改,直至达到要求。例如,规定小机型减速器在空载运行时的噪音不超过 80dB,温度升高不超过 40℃。四是细化测试项目。根据产品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适时增加一些新的测试项目,如振动测试、密封性测试等,全面评估减速器的质量。五是设备管理提升。定期校准测试设备,测试设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因此要定期对测试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
包装工序再美化。一是规范包装材料使用。明确规定不同类型减速器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如纸箱、木箱、泡沫等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对于大型、重型减速器,要求使用加固的木箱进行包装,内部填充足够的泡沫进行缓冲。二是细化包装操作流程。制定详细的包装步骤,包括零件的摆放顺序、固定方式、标签粘贴位置等。三是强化质量控制。检查包装完整性,在包装完成后对包装箱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变形等情况,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对减速器造成损坏。四是核对包装信息。检查包装上的标签信息是否准确、完整,包括产品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客户信息等,确保信息与实际产品一致,避免出现错发、漏发等问题。四是改善环境管理。保持包装场地整洁:定期清理包装工位,保持地面干净、无杂物,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包装箱。例如,每天下班前对包装场地进行清扫和整理。
秦川集团高精传动公司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改进,在各工序中自觉形成了“我为质量作表率 当好产品守门员”意识,先后共整改5个项目,不断提升了产品质量,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展质量提升奠定了良好根基,助力公司三季度生产经营业绩再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