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之窗 > 企业动态
【陕西地矿】陕西地矿物探队盛夏攻坚二季度“双过半”目标顺利实现
时间:2025-07-03
来源:陕西地矿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时值盛夏,骄阳似火。有这样一群人正用脊梁撑起国家能源资源的安全保障。在新疆盆地翻卷的赤焰里、内蒙古戈壁烫脚的砂砾上、陕南秦岭密林中蒸腾的溽暑间,陕北井下煤矿潮湿闷热的巷道中……陕西地矿物探队的勘查尖兵正以汗水为墨,以仪器为笔,在国家地质找矿的版图上镌刻下新时代陕西地矿人的印记。这支传承着“三光荣、四特别”品格的铁军,正以专业匠心破解大地密码,用热血担当书写着国家资源能源勘探的盛夏壮歌。

高温下执着奋战保障“双过半”目标顺利实

新疆托克逊黑山煤矿:昼夜奋战的物探测井铁军

在天山腹地炽烈的阳光下,托克逊黑山煤矿的勘探现场显得格外耀眼。钻机井架在骄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折射出令人目眩的光芒。物探测井勘查院项目负责人吴文涛接到测井任务后,立即组织团队整装待发,队员们佩戴好安全装备,身着专业工作服,迅速赶往指定地点。在确保井位定位准确及周边作业区域安全后,团队随即投入到紧张的测井准备工作中。从召开班前会议,到精密仪器的调试安装,再到将数字化测井设备深入地层,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确保测井系统能够准确捕捉地下地质信息,为后续的数据采集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夜幕降临,气温骤降至零度左右,测井队员们身披厚重的军大衣,依然坚守在岗位上,耐心等待下一台钻机的完工,在寒夜中,计算机屏幕上跳动的测井曲线与天际闪烁的繁星、远方矿区的灯火交相辉映,见证着物探队员们的执着与付出。与此同时,在陕北榆林地区,由李普站、张辉、张援峰负责的子洲、石湾、府谷等地的测井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截至六月底,物探测井勘查院已完成22个项目的测井工作,累计合同额达940万元。这丰硕成果的背后,凝结着千余条精确绘制的测井曲线,以及物探队员们的专业精神与不懈努力。

内蒙古二连盆地戈壁:与时间和进度较量的物探铁军

烈日当空,内蒙古二连盆地的戈壁滩上,气温已攀升至四十多度。西安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服务中心的现场负责人李子恒正率领物探团队,在桑根达来凹陷东洼槽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油页岩大地电磁测深(MT)施工。他们顶着炙烤,徒步十几公里布设测量阵列。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队员们精心地将电极呈十字形埋入地表30厘米深处,以抵御肆虐的沙暴;同时,他们使用森林罗盘精确校准,使磁场传感器的水平偏差严格控制在0.5度以内。在热浪扭曲的视线中,团队成员以一丝不苟的态度,确保了每一组数据的可靠性。阳光下,他们忙碌的身影被拉得修长而坚定。为了高效完成项目,任军伟、牟献忠、沙漠、杜小刚等成员紧密协作,采用了三班倒的轮值制度,与时间展开了一场无声的竞赛,力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努力总会有成果,地灾中心截至目前完成27个项目的施工和930万元的合同额,这些成果正是他们拼搏精神的最佳证明。

秦岭深山密林工区:寻求深部找矿突破的物探铁军

在巍峨的群山之间,海拔1800米的陡峭坡面上,一场关于地球深部的科学探索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深部地球物理勘查院正运用150KW大功率电磁测深仪器,向地层深处输送着强大的电流信号。项目现场负责人赵旭阳半跪在70°的陡坡上,专注地调试着接收机的增益旋钮,每一个细微的调整都关乎着数据的精准度。炎炎烈日下,由彭海军带领的测量小组成员们背负着沉重的测线装备,汗水浸透的工作服紧贴着后背,犹如一块滚烫的铁板。他们每一次俯身采集数据,都会在岩石表面留下一道道湿漉漉的痕迹。在仪器操作区,刘红秦如同一位忠实的守护者,寸步不离地驻守在150KW大功率激电设备旁,设备散热格栅喷涌出的热浪与山区特有的湿热空气交织在一起,将他团团包围。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岗位,时刻监控着设备的运行状态。该项目团队应用的150kw大功率电磁探测系统物探新方法新技术,在小秦岭金矿田深部找矿项目已完成的工作中,分别在埋深200—400米、埋深800—1200米发现超过1000米规模的“低阻高极化”异常体,初步推断为隐伏矿体,有望后期验证,取得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截至目前,该院已成功签订了总额达1060万元的项目合同,为后续的勘探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陕北煤矿井下超前探:为隐蔽致灾除险的物探铁军

在陕北榆林神木市的升富矿业瞬变电磁物探勘查项目现场,一场特殊的“地下体检”正在紧张进行。作为工程物探勘查院的项目负责人,达向阳正带领团队运用先进的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仪器,对煤矿采空区和富水区进行精密扫描。这项被称为“地下CT”的技术,为煤矿隐蔽灾害的排查与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与此同时,在富县芦村的井下巷道中,有申延云带领的勘查小分队也在争分夺秒地工作,他们正熟练操作着矿用电法透视仪和矿用无线电波透视仪,对煤层进行超前探测,在井下巷道里,汗水滚落,在脸庞上凝结成黑色的印记。面对井下工作环境,队员张剑强坦言:“巷道内的湿度高达75%,温度更是达到了35℃,真的是特殊的“蒸桑拿”,但为了公司的持续发展,再艰苦的条件我们也要坚持到底。”据悉,截止目前,该院合同签订额1460万元,各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目前,已成功完成了5个煤矿的采空区勘查任务,精准圈定了20余处异常区域。这些成果不仅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技术防线,更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山西临汾及陕北延长井场:探明煤层气储量的测井铁军

在山西临汾的钻井现场,安塞分公司测井团队正专注于桥射联作任务。作为测井一队的领队,任庆阳与他的队员们正将89型射孔弹小心翼翼地装入射孔枪。这项操作要求极高的精确度:每颗弹体的螺纹预紧力必须严格控制在30牛·米,而磁定位器的校准误差则不能超过0.1米。这一切都是在地表温度高达42℃的严酷环境下进行的,队员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完成每一步操作。深孔枪弹地面安装过程中采取双人双检的严格措施,确保每一个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能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有效防范井下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测井二队队长刘洋正带领他的团队在清涧井场执行另一项射孔任务。该分公司2500万元的合同签订额背后,不仅为煤层气的降压解吸开辟了“黄金通道”,更是测井队员们在极端环境下的专业素养与坚韧精神的呈现,是对技术极限的挑战,也是对安全生产的坚定承诺。

内蒙古赤峰与镇安:探明战略矿产资源的物探铁军

内蒙古赤峰丰收营子金矿勘探现场,地质勘查院正在开展深部三维激电探测工作。他们运用三维激电探测技术,精心布置了一套由200个电极构成的探测网络,按照50米乘100米的网格排列。通过对采集数据的深入分析与反演计算,成功构建了地下500米以浅的三维电性模型。项目负责人蔡明轩带领团队,陈佩、孙浩等队员面对近40℃的高温考验,有条不紊地进行电缆铺设作业,为了确保探测数据的准确性,他们对电缆接头的质量要求极为严格,每千米线路的接头电阻必须控制在5欧姆以内。为此,队员们随身配备酒精棉,仔细清理每一个接点的氧化层,确保电缆连接达到最佳状态。在镇安棋盘沟钨矿项目勘探工作中,项目现场负责人武锋及其团队充分展现了专业能力与敬业精神,他们采用综合物化探技术,在探矿坑道中完成了长达3.0公里的地化剖面作业,并成功采集了180件光谱分析样本。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特别是在地形切割剧烈、灰岩大面积出露地区,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实施了4条大功率可控源音频电磁测深剖面,完成100个测点的数据采集,同时正在进行大功率激电测深工作,为矿山开采增储提供技术支持。截止目前,该院签订的合同额为780万元,充分体现了其在矿产勘探领域的专业实力,为公司圆满完成年度任务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延安华龙煤业:为探明能源储量的物探铁军

在延安市华龙煤业的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中,综合地震勘查院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能力。田峰连续多日奔走完成了与应急、公安部门对接协调,顺利办理了火工品备案手续。面对当地复杂的地形条件——峁高沟深、沟谷纵横的山地地貌,作为项目现场负责人纪龙带领队员精心布设了6000道检波器,构建起完善的数据采集网络。为确保勘探数据的准确性,团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针对极端大风天气带来的噪声干扰,他们采用了无线节点检波器深埋技术,同时运用低频滤波手段有效排除环境干扰因素。在每次地震波激发过程中,王龙龙、王拓、雷明等技术人员都能够严格把控数据采集质量,通过2000道数据的同步采集,配合质检点与质检线的实时监控,确保了反射波组的高度连续性。高温天气下,王光林、杜卫做好交通运输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为该项目野外数据采集工作顺利完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截至目前,该院在1200万元合同额的项目中成功完成了6平方公里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工作,生成的时间切片图像分辨率极高,能够清晰地识别出厚度0.5米的薄煤层,为后续的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安全盾牌与地矿精神护航“双过半”目标顺利实现

在广袤的野外勘探现场,陕西地矿物探队的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无论清晨还是深夜作业,各项目部的班前会如同战前动员一般准时召开,带班组长细致入微的安全提醒与总工程师专业严谨的技术指导,为队员们筑牢了第一道安全屏障。从防暑降温物资的及时补充到防护装备的规范使用,从高温时段的科学调配到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每一项举措都彰显着对生命的珍视与责任的担当。当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勘探路线,作业车的灯光划破暮色,“陕西地矿”的标志在星光下熠熠生辉。队员们的面庞经过烈日的洗礼,呈现出坚毅的古铜色,汗水勾勒出的纹路间,映射出比阳光更加炽热的信念。他们精心绘制每一条测线,如同向大地倾诉真挚的情意;认真记录每一组数据,仿佛为时代献上完美的答卷。这些在高温下坚守的勘探勇士,不仅用坚实的臂膀支撑起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为国家资源勘探事业构筑起坚实的基础,迈出了向地球深处进军的坚定步伐。

截至六月底,陕西地矿物探队已成功签订133个勘探项目,合同总额达8870万元。在这些凝聚着辛勤汗水的物探成果报告中,“三光荣”精神的光芒愈发闪耀。这支朴实的勘探队伍,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以实干笃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集团建成“国内一流地勘企业”积极贡献力量。

作者:梁元盟 刘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