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之窗 > 企业动态
【中陕核】地调院无人机吊装破难题 岚皋县官元镇钛磁铁矿开启秦巴山区地质勘探新模式
时间:2025-05-26
来源:中陕核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在崇山峻岭、地形复杂的秦巴山区,地质勘探工作长期面临设备运输艰难的困境。近日,陕西省岚皋县官元镇钛磁铁矿勘探项目传来捷报,项目团队成功应用工业无人机完成钻机设备高空吊装与精准投放,为秦巴山区复杂地形地质勘探开创了全新模式。

过去,在秦巴山区开展地质勘探,受地形条件限制,传统设备运输不仅耗时久、成本高,而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成为制约勘探工作高效推进的“卡脖子”难题。如今,工业无人机应用彻底改写了这一局面。此次地调院联合科技公司,采用载重达300公斤的工业级八旋翼无人机,通过智能定位与稳定吊装系统,仅用2小时便完成钻机及配套设备在海拔高差300米,平距1000米的运输,整体效率提升90%以上。钻机工作人员指着悬崖上的作业点感慨:“过去这个位置需要先修路,再搭建索道运输钻机设备,现在无人机15分钟就能搞定。”

此次应用的无人机搭载了多冗余飞控系统、实时避障雷达和抗干扰通信模块,即使在强风环境下也能保持吊装姿态稳定。同时,地面团队通过三维建模提前规划航线,实行两个无人机操控员接力操作,结合无人机传回的高清影像动态调整落点,确保全过程“零失误”,节约运输成本约4万元, 减少临时道路开挖面积80%以上,降低野外作业人员坠落风险100%。

随着最后一批物资设备顺利投放到孔位平台上,该项目已创造中陕核地调院在秦巴山区野外工作的“两个最”:最快设备投送速度、最轻生态环境影响。通过科技创新与地质工作的深度融合,这场发生在秦岭深处的技术变革证明,当传统地质工作插上科技翅膀,这场“空中革命”正为传统地勘行业注入澎湃动能,书写“向科技要生产力”的生动实践,为后续复杂地形区域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