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之窗 > 企业动态
【延长石油】从“步扛”到“天眼”油田巡检的“杏采样本”
时间:2025-04-29
来源:延长石油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春日的阳光洒向延长石油集团杏子川采油厂广袤的油区,照耀着每一口油井,也照耀着员工们忙碌的身影。

2024年10月,随着采油厂管理思维的深刻革新,一支专业无人机操作团队应运而生,这片油田迎来了新的“守护者”——无人机。从那一刻起,巡线员们用脚步和汗水丈量脚下土地、守护输油“大动脉”的时代已成过往,取而代之的是手中的遥控器和更加精准的“天眼”。

1982年出生的王宏飞是巡线队伍的一名老员工,他见证了油田从传统的人工巡检到现代化无人机巡检的转变。过去,同事们需要徒步或驾车在沟壑纵横的油区穿梭,用肉眼检查每一条管线、每一个井口,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如陡坡、庄稼地中漏点不易被发现。而现在,他只需在小屏幕上,通过无人机传输回来的高清画面,就能轻松掌握班组管辖范围内的实时情况。

从墩也联合站到坪桥联合站,之间的输油管线有24.5公里,蜿蜒崎岖的山路让王宏飞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显得有些艰辛。“以前只能靠‘步扛’,我们一个班组有5个人,遇到有休假的,我们每个人每天来回就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一趟下来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王宏飞说,“最让人无奈的是有些区域我们根本无法到达,只能通过望远镜观察,很多时候就会担心有隐患。”

在王宏飞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困顿中,一个好消息传来——采油厂引进了一批无人机,将从巡线员和采油工中培养一批无人机驾驶员,王宏飞当即报名。“我以前外出旅游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在用无人机,感觉很棒,对新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就想着自己通过培训,也许以后也能掌握这门技术。”王宏飞说,“驾驶无人机看着新鲜,可学起来一点都不简单。都培训十几天了,我依然觉得自己水平不够,但又不想让之前的努力白费,更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于是,我就在休息的时候多多花时间与教练沟通,与其他同事交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日培训,参训的50名职工中,有10人取得了民航飞行执照,王宏飞就是其中一员。

据介绍,面对油区面积广、管线分布复杂,传统人工巡检面临“点多、线长、面广”的难题,夜间作业、高风险区域监管更是薄弱环节。加之近年来用工紧张、成本压力增大,如何兼顾安全与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杏子川采油厂以“数智化”为突破口,投入37万元试点改革,将无人机、AI分析预警与数字孪生系统融入安全生产全流程。该厂还配备了66架多型号无人机,实现全域覆盖。

有了科技助力,曾经的难题迎刃而解。2024年11月,刚刚成为无人机专业驾驶员的王宏飞像往常一样开始无人机的巡检工作,他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迅速升空,开始在预定的航线上飞行。当无人机行驶到坪188井场附近时,一个异常点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刻放大画面,原来是管线出现了裸露现象。“如果输油管线长期裸露在外,经太阳暴晒后,会破坏管线上的防腐外壳,进而出现漏点。”王宏飞说,“我当即将情况上报给领导,很快就有施工队前来处理,避免为日后工作留下隐患。这就是无人机巡检的好处,以前那块区域人根本没法到达,我们巡检时只能绕过,要不是通过无人机及时发现,这里也许就会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失误。”

无人机的功劳远不止于此。据了解,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激光雷达等设备,2小时即可完成20公里管线巡查,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超90%。夜间通过红外技术,0.01平方米的微小渗漏亦无所遁形,截至目前已成功协助查扣涉油车辆9台,抓获嫌疑人2名。无人机的成功应用不仅提高了巡检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人工巡检的风险。王宏飞和同事们也逐渐习惯了这种新的巡检方式,与无人机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默契。

智能预警,精准管控,是杏子川采油厂智慧转型的另一大亮点。在井下作业等高危场景中,无人机与移动摄像头、AI行为分析系统紧密联动,实时监控劳保穿戴、违规操作等风险行为。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便会自动触发预警,并将信息同步至指挥中心。同时,“一井一码”数字化平台的引入,使得巡检数据能够实时上传,隐患整改形成了闭环管理,风险预测精度更是提升至92%。

试点改革带来的成效显而易见。采油厂不仅盘活了15名用工,更让职工们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高风险区域的排查精准度与应急响应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数字化调度指挥中心整合了GPS定位、视频监控等数据资源,形成了“智慧双重预防机制”,隐患整改率同比提高了40%。

在杏子川采油厂数字化指挥中心,看着大屏上回传的实时数据,该厂安全副总监李小军在对成效颇感欣慰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思考:“当前无人机应用仍面临续航短、信号覆盖不足等瓶颈,数据分析也需进一步集成至统一平台。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索无人机‘蛙跳巡检’模式,实现自动充电、数据回传一站式服务,拓展高空照明、远程喊话等应急救援功能;制定标准化飞行审批流程,强化操作团队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将智能监控推广至勘探开发、外包作业等高风险环节,要求外包队伍配备遥感设备,构建内外协同的安全生态。”

对王宏飞来说,科技助力让他们的劳动强度大幅下降,休息时间也相应增加,他们也就有更多时间去学习、去提升。“以前很多东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现在,我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可以认真学习厂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甚至还能去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这就为我以后适应其他岗位打下了基础。”王宏飞说。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工具的迭代升级,更是管理思维的深刻革新。”采油厂厂长刘力鹏深有感触地说,“下一步,我们将以数字孪生系统为核心,推动企业全要素、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为油田安全管控提供‘杏采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