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之窗 > 企业动态
【法士特集团】3D打印技术落户精铸车间 壮大企业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5-04-14
来源:法士特集团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在法士特铸造分公司精铸车间,一台崭新的设备正在运转着。透过钢化玻璃窗,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作台上平铺着电脑设计好的CAD模型切片,三条由材料输送、铺砂、喷射粘接系统构成的直线导轨飞速运转,一层层砂型不断堆叠累积。这便是粘接喷射铸造砂型3D打印机的核心工作流程。凭借机械架构创新、材料精准控制、智能算法优化三大核心优势,它彻底颠覆了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砂型铸造模式,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极大提升了复杂结构件设计和工艺开发效率,引领了汽车工业领域复杂铸件的制造方向。

“3D打印技术属于前沿科技,与传统砂型铸造工艺截然不同,以前试制新零件新工艺,要经过多道繁琐的手工工序,现在简单多了。” 现场一名操作人员激动地说,“这台3D打印机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铸造工艺,还极大改善了铸造工人的工作环境,生动展现了我们的FAST加速度!”

操作人员展示了3D打印机的工作情况,操作屏上显示当前打印进度17%、总层数2266层、需耗时9.5小时、打印室温度23.4℃等详细参数。此刻正在打印的是一台铝合金变速器前壳体,已打印388层,耗时1.6小时,打印一层的砂型厚度仅0.32毫米,且仅需11秒。打印状态一目了然,如此精细的打印精细度与惊人的打印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这台铸造砂型3D打印机是法士特铸造分公司首次引进的3D打印设备,是集团公司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有力举措,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该3D打印项目由材料中心与铸造分公司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历经两个月安装调试,现已顺利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将在今年5月初正式投产。

新技术代替传统工艺,彰显新质生产力。以往,传统的铸造工艺制作一件结构复杂的砂型,需要先设计、制造砂型模具,再经过制芯、修芯、组芯、浸芯、修涂层五道工序,耗时2-3个月才能完成首批样品试制,且需投入数十万元的模具设计制作费用。而如今,3D打印技术省去了设计和制作砂型模具的繁琐工序,直接一步到位打印出成套砂型,砂型制备时间缩短至2-3天,样品试制周期也大幅缩减至1个月左右。这一技术革新,实现了缩短试制周期、节能降耗以及降本增效的显著效果。

据悉,铸造砂型3D打印机正式投产后,预计每月可打印成套砂型80-100套,全年可完成铸铁件和铸铝件工艺验证超1000件,年产铸铁件达223吨,或铝合金件83吨。3D打印设备将助力设计师和工程师设计制造出更复杂的零部件,大幅减少试制浪费,改善铸造现场环境,并显著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业态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客户多元化需求不断增长。法士特积极推进3D打印技术应用,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充分满足客户小批量、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与客户忠诚度。3D打印技术将为铸造分公司加快构建铸件轻量化、高端化、复杂化、多元化、绿色化制造生态,不断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